摘要: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教师充分自由创作的余地。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形成老师特有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以及如何把几种教学艺术进行整合,使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达到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和活动默契的艺术境界,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直进行着探索,在此,提出一些浅见。
关键词: 教学 课堂教学艺术 整合
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教师充分自由创作的余地,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艺术家和诗人那样,进行艺术创作。教学是一门艺术,而缺乏创造性的艺术,必然显得单调与枯燥。它的创造不仅让教师以独特的个性来发挥和施展自己的才能,还必须与学生配合。学生既是这一创作活动的对象,又是这一创作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这种艺术创作的成果,不是被人称颂的巨幅画卷,不是流传百世的乐章,也不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名著,而是年轻一代的灵魂,未来世界的主人。教学艺术是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进行艺术创造性劳动的智慧之果。这种传递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人的体魄与智慧、塑造人的心灵的艺术,是通过教师的心血和双手在学生的身上精心描绘来进行的,是社会的综合性艺术,是艺术中的艺术。
歌唱家唱出的歌声很美,服装色彩很美,舞台形象很美,一出台就会征服观众。人们可以享受着听觉、视觉等感官上富有的神韵的综合美。一曲终了,观众如梦初醒,尽情的鼓掌。这就是演员综合艺术美的魅力的体现。
教师虽不是演员,但面对学生讲课同歌唱家面对观众演唱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一个是以歌声打动人的心弦,一个是以语言启动人们的思维;一个在舞台上,一个在讲台上;一个是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一个是面对全班学生。演员和教师都肩负着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任。优秀教师的课为什么人们爱听、爱看、受到启发并能给听众留下强烈的印象?原因就在于课堂教学艺术。
一、 教学内容美
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包含着真与美。通过教材内容所提示的哲理,所归纳出的规律性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应用价值,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感。教师讲课要像磁石一样,始终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这一切凭借的是知识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
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如数学,如果从美学的角度看,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如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和谐的美……连美术的比例美、节奏美都是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的应用。就圆周长公式C=2πr来说,它体现了圆周长和半径之间存在的一种简洁、绝妙、和谐的关系。它是数学家的心灵智慧撞击所迸发出来的一种庄严、永恒和宏伟的美。
知识本身潜在的美,是不会自发起作用的。教师的任务在于挖掘美、渲染美,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去揭示知识中包含的美,再造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
二、 教学结构美
教学过程的美首先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丰富创造性,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多种心理能力的协同作战,实现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交融,从而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主体部分的一定发展阶段精心安排“小高潮”,会使学生兴奋、愉悦、沉思、体味,在谈、说、写或运算的训练中,智力宝库得到开发,智慧花蕾悄然绽放。
教学过程的美还指教学在动态中形成的具有美特征的组合形式,即和谐的教学过程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教和学双边活动的协调统一所形成的。教学中的完整性、有序性、节奏性等等,都是和谐的教学过程结构的必备因素,也是其美的核心。
三、 教学情感美
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真挚、强烈的感情,不可能把课上得很成功。教师的感情,犹如诗人的诗兴,犹如一切艺术家的强烈的创作欲望。当他对教材、学生了如指掌时,当他用美好形象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的火焰时,感情激动了,灵感产生了,课堂气氛激活了,教学效果就最佳。教师没有真挚、强烈的感情,没有鲜明的爱憎,没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是不可能用他的语言去征服学生的。
综观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上课,课堂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学生就像春天的鲜花,婷婷玉立,精神抖擞;而有的教师上课,课堂乌云密布,雷雨交加,学生就像是暴风雨里的麦苗,趴在课桌上无精打采。
为什么同一个班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课,学生学习情绪迥然不同?这就是教学艺术,是教师调节情绪的艺术,是一种“阴转晴”的艺术。
教师丰富、纯洁而高尚的情感,可以左右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自己的情感。按照情感转移原理,教师先入情---动情---折情---移情。根据这一感情发展过程组织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的教师讲课声情并茂,注重熏陶感染。教师踏进教室就像演员走进摄影棚一样,立刻进入角色,用自己的巨大热情把对学生的关心、对知识的酷爱、对教学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接受教育,接受所传授的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与爱好就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倾向性,当学生情绪高昂时,他就有良好的情趣去学习他所学的东西,效果也特别好。可以说情感是学生乐学、爱学、勤学、巧学的内在动力。师生之间的这种情感,会给人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四、 板书艺术美
板书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的桥梁和工具。好的板书不仅在内容上概括剖析,恰到好处,自成一体,浑若天成,而且在形式上因内容不同,重点不同各具特色,结构精巧,情趣横生。它以确切的科学性,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又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堪称教学艺术的再创造。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它集成教材编者的“编路”,课文作者的“文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是教师的微型教案。
好的板书,它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讲究艺术构思,做到形式多样,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就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好的板书,要做到:内容系列化,结构整体化,表达情景化,同时,还要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遵循板书的基本原则,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针对性,高度的概括性,周密的计划性,适当的灵活性,布局的美观性,内容的科学性,视觉的直观性,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清晰、顺畅、整洁、明快的感觉。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做到:
内容美---从用字谴词上看,准确无误,内容精炼;从整体上看,线条分明,重点突出。
形式美---布局合理,排列有序,条理清楚,具有立体美,对称美,奇异美,多样美,和谐美和造型美。
书法美---字迹工整,一丝不苟,合乎规范,美观大方,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五、 课堂气氛美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弛神往。
在课堂上,往往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着知识之谜。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得唇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好的课堂艺术气氛应是:
有疑问---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
有猜想---通过猜想,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求知的心理定势。
有惊讶---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释疑学生的迷惘,轻轻点拨后茅塞顿开,心里惊叹不已,惊讶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之情。
有笑声---教师的课堂讲述要生动有趣,幽默诙谐,使学生不时发出出自内心的笑声。
有争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问题弄明白。
有沉思---在关键问题上教师要留出“空白”让学生探索。
有联想---教师不要把课讲绝了,要留有余地,让学生联想,要透过有限去展示无限。
六、 教学语言美
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逼真、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声调,以便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赏心悦目,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励。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
课堂教学效果好坏,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语言艺术往往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教学语言要精当,思路要清晰;讲解抽象的知识必须用生动的事例,直观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在语言产生的视觉效应下唤起想象或产生联想和想象;点拨时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给学生一种似隐似现、若明若暗之感,使其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读题、谈话、讲解时语言要运用得体、快慢适中,能突出知识逻辑重音,字字清晰、声声入耳。讲话要有艺术效果,有幽默感,或开宗明义,或含蓄婉转,或说理比喻,讲解和论述思路正确清晰,论证简洁严密。
七、 教学节奏美
教学节奏美能减轻学生身体的劳累,并唤起他们追求新知识的喜悦感。
教学节奏美还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安排富有弹性,即有起有伏。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应来调节节奏,使学生的情绪具有弹性。如教师在讲述一些要领阐述一些基本原理时,总是不含糊,一字一顿地讲,听这样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很紧张的。为了把教学组织得十分严密,让学生一字一句不漏地听进去,并记在笔记本上,他们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如果一连两节课让学生处于这样的紧张中,大脑会由于受不了过重的负担,而转为抑制,兴趣就会降低。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要适度,把一些有趣、新颖、生动的内容穿插进去,使学生情绪有张有弛。教学在进行了一段以后,要让学生有静心回味的时间;课堂进行到一阶段后,要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就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课堂教学处处充满着美,教师应引导每个学生从教材、教学、学习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愿我们的课堂教学都充满教学艺术美,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教学艺术美并通过我们优美的教学艺术,唤起学生、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自觉地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模式,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王美文·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