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作者:靳兆坦
我们都知道,在教学双边活动上,学生才真正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课堂上,学生若能积极、大胆地发言,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终身受益。轻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关键性要素,心理学指出: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人的情感体验丰富,思维活跃,联想、想像力高,富有创造性,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也就增强了。
那么,如何“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我们应该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走好“四步”
1、精心设计导语,走好轻松课堂第一步 
导语就象一部戏的序幕。序幕开好了,观众的兴致就来了。卢梭曾说:“要使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必须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不同的戏剧有不同的序幕,不同的课文也要有不同的导语。教师在设计导语时,不要仅图形式上的华丽,内容上的牵强附会,还应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实际而定,力争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道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因此导语的设计要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给学生一种愉悦美。    
例如在教学陆蠡的《囚绿记》时,我以谈话的方式来导入本课:
2、多变的朗读方法,走好轻松课堂第二步
读,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学习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写的先决条件,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积累知识的重要渠道。朗读作为其形式之一,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即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出声的口头语言。在中学语文新课标中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为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想让朗读起到真正的作用,就要根据课文内容不断的变换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朗读氛围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例如指名朗读,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朗读方式,很好地锻炼朗读者个人的朗读能力。齐读,弥补了单人朗读的不足,取而带之的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带动全班阅读,活跃全体学生,培养团结合作精神,营造很好的读书氛围。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促进对文章的理解;“表演”朗读的形式,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能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给学生的“才艺”展示提供了一个小小的舞台。自由朗读,是一种灵活顺畅的个性化朗读过程,是学生的自由舞台,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教师读,声情并茂的范读一定会给学生的朗读做一个很好示范,一定会大大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自主编排课文内容,走好轻松课堂第三步
语文课文根据题材、主题不同,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去改编成课本剧,辩论会,演讲稿,动听的歌曲,生动的故事,形象的画卷……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不仅可以促使他们主动的去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他们写的能力,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轻松的走进课堂中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在课堂中他们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增强了信心。例如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课,由于同学们对文言文一直感到很枯燥,甚至有的同学惧怕文言文,所以我建议学生将课文改编成了课本剧,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设计出幽默的语言,可以是文言语言也可以是现代语言,设计出具有人物特点的神态,动作,有条件的可以配备一些服饰等等。当他们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们时,大家都很感兴趣,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不仅帮助了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在复习中,我发现表演课本剧的这几位同学对课文记忆尤其深刻。
4、拓展延伸,说说唱唱,轻松结束课堂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建议语文教学“要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些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内容再也不能局限于教材了,教材不应是学习内容的唯一和全部。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创设多种情境,让教学得到拓展与延伸,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句话说得好:“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真正在学问上有所造就的名人,无一不是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教师在教学完一篇课文后,要善于找一些同题材、同时代、同作者或同风格的文章进行拓展延伸,以此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例如在教学完《孙权劝学》后,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勤奋读书的故事,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事情,也可以是名人的例子,现代的可以,古代的也可以,在大家轻松分享故事的时候,本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就得到了升华。同学们也可以在歌曲欣赏中结束本课,大家共同唱起歌曲《步步高》,从而达到情感的教育。
二、加强四“注意”
1、注意提高语言艺术修养
     无论教学辅助手段多么发达,语言永远是教师联络感情、传授知识、激发思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教师艺术性的语言对调动课堂气氛起着重要的作用。表意不清、缺乏激情的教学语言只能带给学生心理上的疲惫和折磨。规范、准确、清晰、有条理、逻辑严密是对教学用语最基本的要求,而风趣、幽默、简炼生动,富有启发性、情感性、趣味性的语言更能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能化艰涩为平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可收到寓教于乐的艺术效果。语言的节奏感,既讲究抑扬顿挫、疏密有致,又具有音乐美,亦能增强课堂魅力,令学生愉快地接受新知识。
 2、注意开展活动,实施课堂“对话”
    “知识在互动中生成”。加强教学的互动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让课堂兴味盎然。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强的心理特点,采取课堂竞赛法,通过竞赛激发其竞争意识、赶超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当然也要注意课堂既应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更需有学生凝神思索的宁静。“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后,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甚至两种以上的思想。”开展课堂对话,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争鸣探讨,让学生学会对话与倾听,促进思想交流,心灵对接,达到“一桥飞架师生,对话变通途”的境界,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学有所得。
 3、注意播洒爱的阳光,关注每一个学生
     布卢姆认为“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要让学生“信其道”,必须先使之“亲其师”。人都有渴望被关注的心理,课堂上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适时与其进行目光交流,能给孩子温暖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始终沐浴在老师关爱的目光中。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使其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享受到求知的乐趣。另外,看着学生的眼神上课,从学生的眼睛中读出的信息也足以让教师感知到自己的教学效果。
  4、注意恰当使用态势语言
     态势语言,即肢体语言,指人的表情、动作、姿态、手势等。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蹙、举手投足均可传达丰富的情感。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惊讶的眼神,一个夸张的手势等,任何一个符合教学情境的姿态都能牵动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如朗诵辛弃疾的《破阵子》时,师生均可把自己想像成辛弃疾的形象,苍凉而悲壮的朗诵再配以生动的手势,或两手握拳于胸前,或随着情绪的激昂两手迅疾地向前向上伸展,表现出激越悲愤的情感,岂不是很能调动学生的感官,使之体会到借语言文字抒情的魅力?以态势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教学中能收到激励、暗示、交流等效果,正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大胆地在课堂中进行实践,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