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课堂设计与实录………………作者:何苹
本课是在学习了分析与综合的学科知识内容并让学生课前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立足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性认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选择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活主题,引导学生尝试应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广漠进行理性思考,构筑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课后布置了一个思考题:请大家结合三国历史中的“隆中对”来说明诸葛亮是如何进行分析与综合的。下面找一个对三国历史比较熟悉的同学来说一说。
学生1:当时的刘备为扭转败局到隆中草庐拜见诸葛亮并向他问计。诸葛亮对刘备说:“曹操在北方拥有百万兵众,而且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能与他争锋;而南方的东吴国地势险要,民心也稳固,只可以做援兵,不可以攻打;荆州交通便利,地势险峻;而益州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国,刘彰昏庸无能,国家虽富有却不安抚自己的百姓。如果先攻打益州的话,那里的人心肯定会归附于你的。占领荆州、黎两族搞好关系,外联东吴以抗曹操。一旦天下形势有变,可从荆州、益州两地出兵,入主中原,兴复汉室。”我觉得诸葛亮在讲述各地形势时运用了分析的思维方法,最后提出对策时运用的是综合的思维方法。
教师:不愧是一个“三国通”啊!好,今天让我们从历史回到现实,亲自去尝试分析与综合。今天这个话题是公众普遍关注的,也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是什么呢?
教师介绍西昌实际: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教师:应该说这个目标的提出让每一个人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和渴望,我想在座的同学以及我们西昌的市民都开始在心中勾画着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哪位同学愿意将你心中的愿望谈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呢?
学生2:我觉得作为一个人肯定会去追求那些特别美好、完美的东西,所以在我心目中的一个城市应该是:空气新鲜、天空蔚蓝、鸟语花香,在人与人见面的时候没有争吵,人与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彼此都非常和谐。
学生3:我觉得宜居城市应该像花园一样,希望交通得到改善,空气更加清新,绿化更好一点,人们居住会更舒适一些。
学生4:我想住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里,网络信息等先进的技术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体现。
学生5:我心目中的宜居城市应该是现代与古典并存,毕竟西昌还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古城,现代与古典应该相互融合。
教师:我想还有很多的同学急切地想谈,请把你的愿望留到课下让我们慢慢口味,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专家是如何解读宜居城市的。
(屏幕播放)录像:专家谈宜居城市
教师:专家的解读、政府的规划以及同学们的设想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然而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在西昌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清醒地看到西昌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什么呢?
学生6:交通拥堵,流动人口多、流量大,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大气污染。
学生7:劳务市场不规范,就业问题严重。
教师:刚才两位同学简单地概括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当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远不止这些。这些问题的存在可以说是西昌建设宜居城市的不谐之音,似乎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看来仅有期待是不够的,更需要我们为之努力,为了付出。这节课就让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剖析一下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把西昌建设成一座宜居城市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下面开始小组讨论:
讨论内容: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把西昌建成宜居城市的合理化建议。
讨论时间:10分钟
学生分组汇报
学生8: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拿我自己来说,我就是一个借读生,我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平时生活中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一到关键时刻像高考升学就有了差别。再有一年我就该参加高考了,高考以后成绩还得打包回去,我建议应该建立一个专门处理教育问题的机构来协调处理省际之间的教育问题,完善教育中的某些缺陷。
学生9:对于流动人口,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大量的外地人口进京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现在他们的就业主要依靠中介公司,而一些中介公司却从中进行诈骗活动。而且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迷茫。因此国家应该进行控制,取缔非法中介,让一些大型的中介公司实现互联,将单位的用人信息及时发布到网上,再通过媒体及时发布出去。让求职人及时得到信息,也可以将个人的简历发布到网上。另外,要结合外来人口的实际和特长进行培训,让他们找到适合的岗位。
教师:纵观世界文明发展与传播的历史,是人民创造了历史,流动创造了生机,流动的状态应该是每一个人正常的生存状态。我们不能排斥流动人口,更不应该歧视流动人口,我们应该做的是用我们热情的双手和大度的胸怀将家的温暖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留下建设的热情,而带走的是温馨!
学生10:我们小组是从环境这个切入点来考虑问题的,西昌要建设宜居城市,环境是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西昌的规划中,企业最先进驻进去了。在新闻中我们常常看到企业排放“三废”,居民随意投放垃圾,环境问题令人担忧。因此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能泛泛地说谁污染了水域就罚多少多少钱,一些企业污染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它所创造的价值。对企业要定时定点地进行抽样检查,市民们也应该自己动起手来,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宜居环境。应该多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减少一些光污染和噪声污染。人总是在一定利益的驱使下才会去更多地关心一些问题,因此政府应对做出贡献的市民给予一定的奖励。虽然现在法律在不断地完善,但是一些基本管理条例却很欠缺,市民应为加强城市的管理多提一些宝贵意见。
教师:可以说环境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你们组却谈出了新意,你们从倡导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中领悟到了美的真谛,提升了城市和自己的品位!
学生11:我们组集思广益,从破坏公共设施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谈到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但精神文明建设也至关重要。即使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客观条件,但如果精神文明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不去精心维护,肆无忌惮地去破坏,那么若干年以后,再好的环境也会面目全非。作为我们中学生来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自己不去破坏,如果我们大家都不去破坏的话,环境就会更美好;其次,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去破坏环境的行为,你、我、大家都去制止,这样就不会再有破坏环境的现象出现;第三,我们想通过自身,运用网络等高科技媒体去宣传美德知识,搞好中华美德建设,在这样的氛围中迫使大家不得不去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第四,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社会都开设专门的环境、美德知识课,来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我们来学校不仅学知识,而且学做人,在学会做人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给社会、给国家、给世界创造出价值。总归一点,我们要继承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把它发扬光大。
教师:好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创造、维护。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这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优良传统和历史使命。难道我们还能不去继承这些传统美德吗?
学生12:我觉得上面同学提到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初中、高中都应该开设环境保护课,让大家很早就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教师:这个提议比较有创新意识!
学生13:在环境问题上我们应该借鉴香港的经验。香港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把绿化建在了楼顶上。随着西昌人口的逐渐增多,住房供应日趋紧张,应该节约地面空间建房解决居住,加强房顶绿化。人口素质都提高了,也就不会有人到房顶上去踩呀、揪呀、拔呀!
教师:就不会再有人在上面踢足球了。
学生14:我做一个组内补充。我觉得不应该光靠宣传,西昌市政府也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看一看我们在大街上吐口痰,无人来管理,再看看新加坡是怎么做的。我们应该加大治理的力度。我们不能仅仅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也应该抓起来。国外一些城市的行进管理经验我们应该借鉴过来。
学生15:刚才大家所讨论的基本上都涉及到个人的意识和素质。我们组讨论的主要是流动人口的意识和素质问题。应该加强教育,尤其是从家庭教育入手,另外要加强治理。比如说塑像路口交通拥堵,一部分原因是道路设计的问题,另外的原因就是人的素质问题,流动人口太多,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现象很严重。不仅要对其加强管理,还要给他们一些公平待遇,这样对我们的社会是有好处的。
学生16:下面我谈一下交通问题。西昌的交通大家都比较了解,特别乱,容易造成拥堵。我们组认为主要是道路规划不合理,西昌市的环路是回字型的交通道路,环路与环路之间缺少连线。还有红绿灯设计不合理,比如说城南大道拐弯和直行的交叉路口容易造成塞车,红绿灯设计应该个性化,不同的路口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道路交通流量等实际情况而定。除了这些以外,监督也要跟上,司机和行人之间可以互相监督。
教师:从决策的制定到政策的落实以及事后的监督,想得比较完整。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汇报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些意犹未尽,我会在课下和同学们一起继续探讨。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堂所学的知识上。我们刚才针对这些问题剖析了背后的原因,对因为的追索我们应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学生集体:分析方法。
教师:对对策的探讨我们应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学生集体:综合的方法。
教师:经历了今天这样一个思维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吗?
学生17:分析一个现象的时候,比如说它是不合理的,我们先把它具体的每一条都分析出来,找出本质的原因,再利用综合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找出对策。
学生18: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先从分析入手,再通过综合寻求解决之道,给这个问题一个满意的解答。
教师: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样一个科学的思维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理性思考现实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重大问题。最后我想说:“让我们严格自律,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共进,去构筑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信用、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