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小巷深处》课堂教学反思…………………………作者:石庆华
 《小巷深处》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抒情散文。文章表现了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复杂的感情。文章的语言虽然浅显明了,但是蕴含着丰富的情
感内涵,感染力很强,很适合初中生学习。
教这篇文章的时候,班上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刚进初中的住校生,他们普遍都有思乡、思家、思亲的情结,文中的主人公和他们的年龄相仿,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差不多,文章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首先给学生们放了《懂你》这首歌,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动人的旋律以及感人的歌词,通过一系列情境的创设,触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
在听完这首歌后,第一个环节就是让他们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个环节,学生们都比较投入,能够被歌曲优美的旋律所吸引,在谈自己的感受时,普遍认为这首歌很有吸引力,很令人感动,而且容易引起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事实上,能借助一些优美的暗示来上语文课,这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二个环节我把它设置为讨论交流环节,让学生们分组说出母亲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件事,同时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曾经做过的对不住母亲的事。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到了母亲对自己呕心沥血的教育,为了儿女,自己作出了很多牺牲;有的学生说到了自己生病时母亲为了照顾好自己整夜都没有合眼休息……总之,在讨论的过程中,无不流露出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认为自己应该在长大后孝敬和报答自己的母亲。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让我内心感到了无限欣慰,因为通过他们的回答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和善良。我想:其实孩子们的本性都是善良、质朴的,如果我们能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教育,那么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做人”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接着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分析人物形象。在学生在阅读了课文后,思考课文中的“小莉”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的?主要通过哪些细节来进行描写的?应该如何评价她的这种行为?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们讨论的很活跃,通过讨论得出了答案:喜欢——反感——讨厌——感动。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们则由讨论转化成了争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小莉”行为应该持批评的态度,因为她忘恩负义,没有尽到自己作为女儿的责任,对不起自己的养母;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小莉”的做法是值得同情的,可以理解,因为她是一个被捡来的孩子,有自卑的心理,她的做法完全是因为心理障碍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她毕竟还是一个孩子,而且她知错就改的做法也是值得表扬的。
……
这堂课在学生们的讨论中结束了。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让他们明白了“孝”字的含义,知道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道理,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观念。在课堂讨论交流环节中,暂且不管学生们的观点谁对谁错,就从学生们积极参与的表现来说,已经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当然,在这节课当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留给学生发言的时间还不够;课堂形式也比较单一,没能让学生全方位的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对个别学生的引导还是不够,没能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怕完不成教学内容,怕因为放手而出“乱子”影响教学任务,由此影响学生考试成绩,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痼疾。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课堂活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展示的时间,课堂才会活起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给学生多一些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多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究,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一种习惯。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