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改革与挑战,一堂让教师讲得尽兴,让学生满意并留下深刻的印记的语文课无疑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使学生在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都有所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为此,语文教师应在以下几个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认真钻研教材,是上好这堂语文课的前提。一篇精美的范文作为教材肯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初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纲,它与其他四篇文章放在一起成为一个单元,表现了相似的主题,这就是它的纲。教师明白了这一点就意味着备课少了盲目,多了主动。那么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特点,就成了备课的主要内容。例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全篇文章作者用拟人化的笔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备课的时候就应抓住这一重点,创设相应的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绿色蝈蝈》是法布尔写的一篇很有情味的说明文,教师如果对教材及相关内容了解很多,就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法布尔的传奇人生,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写的其他昆虫,它们的故事也是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学生的。等一切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完全调动起来了,这个时候教与学已经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学生自然印象深刻了。不过, 创设情境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完成这一环节。
了解自己的学生,使讲课有的放矢。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有高下,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有区别,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教师应有所了解,这样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样是一首古诗,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是不同的,他们的学习时间肯定是不同的;只有反复记忆才能达到背诵的目的。
考虑教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教师应胸有成竹。传统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认真听讲,按部就班;新课标要求,学生是一堂课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应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像传统教法满堂灌,也不应误入新的误区而满堂问。当前,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广泛应用,也使得语文教学流于一种新的误区,那就是教师轻视文本,一味地拓展延伸,这种教法看似能力提高,实质是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忽视。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工作。课后工作包括布置作业和课后辅导。语文作业应体现课堂内容的延伸,应促使学生动手、动脑,除了完成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还应该让学生扩大学习面,对课堂知识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语文作业要尽量做到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课后辅导要讲练结合,能及时跟上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记忆。
此外,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也是语文教学能力提高的一个途径,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服务于语文教学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