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中小学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作者:李升贵

内容摘要中小学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是指考试后,不用分数而用等级评价学生,“无分数评价”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学生而言,无分数评价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无分数评价有利于学生进行纵向比较;无分数评价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就教师而言,无分数评价还能还主动权于教师。

关键词:考试   无分数评价  素质教育

正文

2008年起,山东实施了中小学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即在月检测、单元过关、期中期末考试中教师批阅学生试卷只能划等级,不能标分数: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ABCDE五个等级)。多数学校规定:每次考试必须要明确考试的目的,确定一个最佳的考试方式与评级形式;考试后,取消用分数而用等级评价学生[A(优秀)、B(良好)、C(及格)、DE(需努力),C以上的等级表明考查项目达到教学目的。学生的学科成绩表也改作等级评定]。这是山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这项改革力度之大,措施之配套,覆盖面之广,不仅在全省学生家长老师中间引起了震动,也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单就过程性考试无分数评价的做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无分数评价实质上就是矫正性评价:每次考试后教师把评价与矫正贯穿在一起。评价的目的是矫正学生学习中的缺憾和失误,使学生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从而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改变以往考试过后过分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排名,而忽视考试中暴露出来的学与教的问题。无分数评价后,试卷讲评课上,老师侧重对试题进行分析,而淡化学生的分数和排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反思和总结上。“无分数评价”比传统的以分论英雄更具人性化,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就学生而言,无分数评价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以往的“分数评价”对孩子心理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很多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症。有的孩子因为一次或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在班级里的名次后退了,就感到焦虑、厌学,有的甚至产生心理障碍。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绝大多数学生从中得到的不是肯定,而是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有的学校考试后公布成绩名次、用红色的大纸把学生成绩张贴在学校最明显的地方,名曰“张榜”,成绩公布后,除了前几名的学生,其余的都将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一方面是任课老师的轮流谈话和说教,另一方面是家长、熟人的背后议论;名次靠后的学生无疑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即使是有特长的学生,也只能低头做人。但采用无分数评价的方法,不公布学生成绩名次,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这种心理压力。

无分数评价有利于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和过去比。试卷讲评课上,老师有意淡化学生的分数,因为,作为一次诊断性的考试,分数的高低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发现然后解决通过考试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如:引导学生分析试卷上答错的题目,区分错题的类型,是属于知识性的失误(确实不会),还是属于技术性的失误(包括审题失误、答题不规范、会做但没时间做、漏做等),或者是无谓性的失误(粗心、笔误等)。然后,针对不同的失误类型,寻找失误原因。一般来说,技术性的失误和无谓性的失误,主要是不良的考试习惯造成的,(如对待考试不认真,做完不检查),而知识性的失误则是知识的缺陷造成的,应查缺补漏。学生通过考后反思、通过前后比较,了解自己在一次考试中是不是比上次减少了失误,了解自己是不是更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如果失误不断减少就表明自己在进步,即使是等级由D变为C也值得肯定。

无分数评价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特别是边缘生和学困生,考试过后,他们面对的不是冰冷的分数,不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名次,而只是不公开的等级,他们会心中有数、会认真总结: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是课后不及时复习,不认真做作业,还是不注意平时的积累等。找到问题的症结就能对症下药,就能重树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就教师而言,无分数评价还能还主动权于教师。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其实,分数也是老师的命根。以前考试后的打分、排名,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也使教师身心俱疲,以往的分数评价,使教师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到平均分、优等率、及格率等评价指标上,而很少关注分数以外的东西,实行无分数评价之后,即使因为某些客观原因考试题目偏难,学生成绩整体偏低,教师也可以摒弃顾虑,将答题相对好的学生定为A B级,可以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

总之,过程性考试“无分数评价”利大于弊,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我们期待这项政策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