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初步探讨,以期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问题意识 高中生物 新课改
我国颁布的新课程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并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与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由此可见探究发端于问题。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交互过程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提出的一个小小的疑问中找到切入口,激发学生强烈的解疑欲望,从而促其积极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利用生活实践营造问题情景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我们发现周围很多的现象和生物息息相关,都可以用生物知识来解释。而且,还可以发现平时生活中一些错误的观点和习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创设一些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或者是让学生用生物知识主动去发现问题。
例如学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后,我们了解到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那么是早上在树林里锻炼身体好?还是傍晚时好?
问题一提出,很多学生往往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早上好,因为他们早上上学时经常看到很多人在树林里锻炼,早上空气新鲜。但也不乏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早上的树林里应该二氧化碳浓度要高,因为植物晚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与交锋,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了解更加清晰。这种问题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种丰富而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学生建构知识是出于实际问题的需要,问题引发的是现实情境与主体己有经验之间的认识冲突,这种冲突激发了学习者寻求问题解决,以达到认知和谐。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再现问题情景
生物科学史是以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轮廓,以科学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及事件为主线,用详实的资料论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对生物科学史的研究,就是对科学家的创新和探究能力的研究。所以,生物科学史料是既是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良好载体,也是课堂中再现问题情景的极好材料。
例如在学习孟德尔基因分离规律时,在介绍试验材料豌豆的特点和孟德尔试验过程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我是孟德尔,在进行这个试验时对试验过程和结果会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问?
通过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一些学生慢慢就开始思考提问:为什么F1全部表现为一种表现型?为什么F2性状分离比值总接近3:1?为什么要进行测交试验?等等。诚然也会有一些学生提出了一些无关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也是学生思考的结晶,也是值得鼓励的。
在生物课堂中,以生物科学史的经典实验作为探究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实验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还能通过科学家的逻辑思维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三、利用当代生物热点创设问题情景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纪。”人们的生活也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平时我们可以多关注新闻媒体中出现的与生物知识相关的报道,注意搜集关于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利用这些生物高科技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例如2010年12月,中国农业部决定停止美国孟山都公司所属的“迪卡1号”、“迪卡3号”两个玉米品种在我国境内生产,并明确要求一年内这两个玉米品种彻底退出我国市场。孟山都公司以专门研制推广转基因粮种闻名于国际,被禁止的这两个玉米品种因具有抗虫特性而被质疑为转基因品种。
利用这段生物热点材料,可以请学生结合高中生物知识思考一些基本问题,如什么是基因,如何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转基因抗虫玉米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基本上可以根据课本知识来解决。接着可继续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对人体到底是否有害。问题一提出,有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影响,理由是转基因食品含有一些其他生物的基因,此基因在人体内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对人体产生不正常的反应。而有的学生则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无害,理由是基因的组成是脱氧核糖核酸,在人体内会被分解成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而脱氧核糖核苷酸只是人体DNA进行复制的原料,合成的仍然是人体正常的DNA,所以对人体无害。到底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问题讨论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究,开启他们的思维。并且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和总结以前所学的知识,达到一举两得之效。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中学阶段的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得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实践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2
2.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崔得胜.激疑思问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05,(5).
5.莱斯利·P·斯特弗/高文.《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