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莫忽视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作用---作者: 刘绍芹
四川省平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学生写作的有效延续,也是教师检査学生个体写作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习作能力。这对于教师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工作,有效指导学生习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走访了全县部分语文老师发现,教师对作文教学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一学期下来,除了完成了教材规定的作文之外,还让学生写了不少的小作文,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不明显。究其原因,除学生知识储备较少、教师指导方法不当外,在作文批改中没有起到作文批改应有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仍停留在简单、粗放、随意的形式上,直接影响、制约着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语文教材中规定的作文,教师的批改过于细致。错别字、病句等都由教师直接用红笔改在原文上。由于教师包办过多,留给学生自己修改的余地很少。这样,学生练习修改的机会自然也就不多了;二是对学生的作文或周记,教师更多使用的是评判性而不是指导性的批语,如“中心不明确”、“记叙太笼统”等等。由于学生不明白具体问题所在,无法着手修改;三是看不懂老师的批语,加上平时有些教师对订正后的作文本复查不严,因而有些学生对修改不认真对待。四是教师在批阅时就已打上了作文成绩,使一些学生感到作文的修改与成绩的好坏无关。久而久之,学生就对作文的修改失去了应有的认识和兴趣,认为自己只管写,修改则是老师的事;五是学生不认真去读教师教师批改后的作文,领会其意图。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疏忽了对批改这一环节的研究,没有对作文的修改提出严格、适度的要求,学生也没能得到更多的训练。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呢?
一、标注批阅。教师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书面批阅,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其他不妥之处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标出,并加上一定的眉批和总批,教师一般不作具体的修改,也不批成绩,提出修改要求,为留给学生更多的与老师联系机会。教师将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再改。
二、改后自改。在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讲之后,再进行面评面改。教师将作文本发下去,让学生仔细体会评语,然后将他们逐一请到面前,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看不懂批语,或提不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就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他重写;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就让他们边说边改,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文句通顺,结构合理,但不够具体生动的,引导他们丰富内容。
三、改后互改。老师对修改后的作文发下去,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文按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认真细致地“删、补、调、换”修改,下评语。
四、改后再改。教师一边对照查看他们的修改情况,一边对改后的作文再次进行批阅,然后批上成绩,这对学生认真修改作文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五、改后讲评 。教师进行第二次集中评讲,着重表扬能对作文进行认真修改的学生,推荐改的好的篇章和片段,对不尽满意的修改,再提出修改意见,鼓励他们再作适当的修改。
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当学生初步具备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每次初稿完成之后,教师先进行集体讲评,然后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同时也由人人面批面改逐步过渡到按需进行面批面改,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刚写好的作文,给他们时间修改,然后,综合评定成绩。同时教师必须要学生将每次修改前后的作文进行对比,让实实在在领悟到了认真修改作文的好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一旦形成,便会在“落笔”之前勤于思考,“成文”之后反复推敲,长此以往,写作水平必将大有提高。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