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作者:倪 艳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高石镇中心学校      642400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国家的希望在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为此,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有胆有识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最强音,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想,我们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     营造宽松环境,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不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质。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质,激活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综合国内外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我们一致认为: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环境。因为,只有在安全与自由的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加强,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就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用激情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学生错了可以重来,不明白的可以提问,没想到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见可以争论,答得不对的可以补充,教师错了可以提意见。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斥责、不要惩罚,只能给予恰当地指导和点拨。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大加赞赏、热情鼓励。这样一来,学生的心情是舒畅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敢想、敢说、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大胆创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利用口语交际,强化创新意识。
我们使用的都是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这个平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让学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影电视,搜集关于创新的信息,然后把它整理成自己的文章,拿到口语交际课上演讲或交流。通过一堂堂组织有序,目标明确的口语交际课,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创新可以创造奇迹,可以带来财富,可以改变命运,可以改变世界。毛主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一种创新,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是一种创新,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是一种创新,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是一种创新。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需要创新,有创新才有进步,才有发展。
三、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人能够敏锐捕捉时机,善于独立思考、执着探究、大胆求异、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大胆提问、勇于探索、喜欢求异、独立思考的精神。
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敢于标新立异。对字、词、句、篇的理解,学生不懂的可以大胆提问,相互讨论。教师对幼稚的提高不要嘲笑,对精妙的有价值的提高要充分肯定,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书本上的知识和观点,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提出质疑。要让学生有一种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态度。学生的阅读、练习、作文一定要独立完成,要养成一种爱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在批改作业时,在交谈中,如果发现学生有求新求异的举措,要高调表扬。
   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中关于创新教育的资源 ,使我们的教育不再苍白无力,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当讲到爱迪生的故事时,我们要通过多媒体展示爱迪生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他传奇的一生,并让学生知道: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科学的态度,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改天换地的思想,就没有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我们要向他致敬、向他学习,做一个为人类谋幸福的人。
四、     坚持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
教改已经进行了二十几年,但我们的许多教师仍然用着古老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因为目前的评估制度仍然是以分数论英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严重阻障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要舍弃蝇头小利,坚持教学改革,实行开放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顺向和逆向思维。我们要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比如:讲完《七颗钻石》的前2个自然段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小女孩睡着了,她做了一个美梦、、、、、、请你把它写下来”。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田忌如果按照大家惯用的思考方法,他能得胜吗?变通与创新能带来奇迹吗?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该怎么办?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他们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坚持多样性和灵活性。作文题目尽量的由学生自已拟定,并强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创新。要引导学生敢于超越时空,将目光拓展到古今中外;启发学生敢于打破传统,发表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一定要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改,至到改好为止。平时的练习,不要求整齐划一,只要一个标准答案,要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
总而言之,国家的兴旺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师。教师要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努力创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