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让学生作文活起来---作者:倪 艳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高石镇中心学校      642400
面对上万张中小学毕业班学生的语文考卷,我们不约而同的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胡编乱造,空洞乏味,缺少灵性与活力,让人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头痛。追根究源,是应试制度的悲哀,是教育人的失败。让学生作文活起来,是时代的呼唤,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唯一出路。
“让学生的作文活起来,让作文教学走出低谷!”说来容易,做来难,它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删除落后的观念,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它要求我们爱生如子,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扎扎实实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培养兴趣,激发写作热情。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写、爱写、会写、善写。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听听专家的朗诵,读读名篇名著,赏析学生的佳作,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良方益策。当听到全国著名播音员的朗诵时,那优美的旋律、那甜润的声音、那扣人心弦的话语,让孩子们如痴如醉,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当读到毛主席的诗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那非凡的勇气和胆量,那指点江山的雄心壮志,那驰骋疆场的英姿与谋略,让孩子们震惊了,产生了做个诗人的愿望;当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张贴出来,让大家学习、讨论时,孩子们兴奋不已,产生了写作的自信,他们不再怕写作了,因为写作给他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乐趣和荣耀。
二、     注重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建造摩天大楼,需要优质的钢材;打造精品文章,需要上乘的素材。钢材需要熔炼,素材需要积累。积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阅读,可以是摘抄,也可以是背诵。古人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数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会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心智,丰富学生的语言;摘抄和背诵自己喜欢的好词、好语、好篇,名言佳句才会在学生的脑海里扎下根来,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搜断枯肠难下笔”的尴尬。写作素材的积累,要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境界。只有这样,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所写的文章才会自然流畅、富有韵味。
三、走进生活,寻求写作真谛。
叶老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歇。是呀,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天天有文章。只有带孩子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写真生活,把自己的一段故事、一次经历、一丝心语等如实的记录下来,通过修改与润色,一篇篇鲜活的文章就会跃然纸上,动人心弦。当然,我们在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时,要有的放矢,要让他们寻求写作的真谛。写作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在升学考试时拿高分,更重要的是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想当年,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稳定了多少军心和民心,使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夏明瀚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鼓舞了多少人的斗志,激起了多少人的爱国热情。“一封家书”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妇孺皆知,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这就是写作的意义,写作的魅力。所以,学生要热爱写作,要写自己所做、所想、所见、所闻、所感,让文章有血有肉,内涵深刻,富有逻辑性、哲理性、思想性和实用性。
四、自主命题,激活写作思维。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和活力的,作文训练的内容要向生活延伸,学生的作文要写真话、实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命题。学生自己命题,才会写真实的内容,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不受思维的限制。记得小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的妈妈》。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的妈妈在他一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对妈妈没有任何印象,也没有后妈。他就东拼西凑,瞎编一通,写出来的文章矫揉造作,闹了许多笑话。其实,这不是同学的错,是教师没有考虑到具体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在布置作文时,一定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要让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打破条条框框、抒写真情实感、张扬独特个性。
五、讲练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在上语文课时,一定要将讲解与写作练习结合起来。教师讲完一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和特点后,学生可以立即进行防写,并在防写的基础上创新。这样一来,被例文的写作思想和手法启发着、感染着的孩子们,就会喷涌创作的激情,书写内心的独白,挥洒自身的灵气,彰显异样的风采。学生写完练习,可以叫孩子们相互批改、相互学习,教师适时点拨、讲评。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畏劳苦,上下求索,就一定会找到一把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金钥匙,就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愿我们的孩子们爱写、会写、乐写,愿一篇篇鲜活的令人欣慰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

西门塔尔牛发表于:2015-5-18 15:01:01
不错的文章,内容惟妙惟肖.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西门塔尔牛 http://www.xmten.com/

肉牛发表于:2015-5-16 3:33:49
不错的文章,内容惊天动地.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肉牛 http://www.xmten.com/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