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中心小学 724200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广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减轻学生学习难度,拓宽学生知识面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创设新
形式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正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达来进行组织教学,难以展现生活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激发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课件演示)用一根绳子把一只羊栓到草地中的木桩上,羊边吃草边走。提问:你看了这幅图想提什么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羊走了一圈有多长?还有的学生提出: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有多少?……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习起来特别有兴趣。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思维的活跃性是衡量人内在价值的标尺,创新的思维是一切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要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教学中应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权利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作答案,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创造。例如我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上的推导方法外,还让学生大胆尝试其他切割拼凑的方法,利用了一组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掌握了五种以上推导梯形面积的方法,这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而且也得到了创造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如小学教材第七册《几分之一》这一课主要是学习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刚开始接触,也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所以比较难接受。但是我在教学时,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例一(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再取其中的一份和原来的这个饼比较, 看这半份是这个饼的几分之一。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一份是 。总之,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必将使数学教学产生另一番天地,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手段一定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练习形式多样化。
练习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体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点难点。特别是通过设计一些娱乐性的练习,像“找朋友”,“帮小动物找家”等形式,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如,在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后,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许多“智慧花”。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朵花,每朵花都能进入一个练习,当学生做对时,就会跳出一只小花猫,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反之,小花猫就会说:“别灰心,再试试。”学生们为了争得小花猫的夸奖,都积极动脑,认真计算,当计算正确,得到小花猫的夸奖后,他们个个兴奋不已,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开发学习资源。
网络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数学教学注入了鲜活的动力。网络进入课堂,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也带入了课堂,创设了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将漫长的数学发展史,最新的现代科技成果带入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机,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信息呈现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变成同学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现代教学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使课堂教学形象、具体、生动、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清概念,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繁为简,使具体的画面与抽象的数学内容紧密联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内在潜能,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和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 (2) 《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