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作者:谢永群
                                     四川省金川县万林中心校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人格修养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表现等对教师为学生的评价也起着重要作用。
武断的教师可导致学生屈服,推卸责任,不愿合作;仁慈专断的教师可导致学生依赖和屈从;放任自流的教师可导致学生道德品质差,学习也差;民主型教师可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十二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师生关系呈波浪型发展趋势。究其原因: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是绝对的崇拜、服从,把教师看作是无所不能的神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着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老师不再是“神明”的现象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增加,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讲课有趣、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自己所喜欢的教师,则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就可能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那么如何协调师生关系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师生情感交流中的主导作用
1.提高自我人格素养
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涵养、丰富的学识、真诚的情感。只有这样,他才能像火种,点燃学生的烈焰,用自身的人格去引导学生在健康的人生轨道上迅速成长。
2.动之以情
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激发学生的爱心。师生之间的交谈、对话要由礼节型、信息型向坦诚型发展。对困难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多用肯定的语言加以引导,形成情感共鸣。
3.多听取学生意见
教师应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了解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以及班级、学校活动的意见看法,采纳合理的建议,求同存异。如:请学生给自己老师、班级写建议,从学生这面镜子中来认识自我;设立意见箱,随时了解学生的心态;还可定期召开专题班会,共同探讨班务中的问题。
二.礼貌教育
1以礼待师
在进老师办公室时应喊“报告”或敲门,并等待允许才能进入。遇到老师喊声“老师好!”要有礼貌地与本校所有老师打招呼。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面对老师说话要看场合。如果有事到办公室找老师,应对所有在场的老师问好,说话的声音宜放低一些,以免影响其他老师的工作。谈完话后,要及时告辞,注意细节。如果在课间聊天时,见到老师过来,应暂停活动,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如果在喧闹的公共场所,只需与挨得近的老师有礼貌地点点头,不必高声问好。如果老师讲课中出错了,要平静地把问题提出来,以事实为依据,阐明观点,或在课后单独与老师交谈。 学生在和蔼的老师面前,以不拘谨也勿放肆为佳。与熟悉的老师开句玩笑未尝不可,但应掌握分寸。即使受了天大的委屈,也不应在老师面前谈情况时仍不服气,甚至粗声大气地谩骂。
4.做人要诚实
学生在学习上不能弄虚作假,应实事求是;就班级或某个同学的问题,向班主任反映或提供情况时更应如此。学生应把要反映的问题实事求是地介绍清楚,然后陈述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意见。老师找学生了解情况,学生要如实回答老师的提问,把所看到的、听到的说清楚,而不能带上个人的感情色彩,把事实故意夸大或缩小。
总之师生关系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一段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学校生活中存在的一种人际关系。变革师生关系,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克服目前师生之间普遍存在的情感障碍。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