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城县水村幼儿园 048100
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创新人才,必须从幼儿开始。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其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往往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能力的培养。其二,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求幼儿完全照着老师的样子进行各种活动。其三,在教学活动的评价上,教师只喜欢记忆型、规矩型的幼儿,压抑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思维呢?对此我作了一些探索。
1、在阅读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利用阅读材料创设有关的环境,设计有关的题材,运用有效的引导方法,积极参与幼儿的创作,通过“编编、画画、记记”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放飞幼儿想象和创造的翅膀,表达对阅读作品的心得与感受,既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体验到创造性活动的快乐。 表演、迁移作品,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一种活动。因此,幼儿在阅读之后,我们注重引导幼儿不受阅读材料上文字、画面的束缚,通过“看看、说说、演演”的方式,展开想象翅膀,进行富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现,努力打开幼儿阅读的思维通道,如:在阅读活动《给大象穿裤子》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我先让幼儿看图书,在理解图书的基础上尝试表演故事的内容,表演完以后再进行讨论:“小动物们给大象穿了什么样的裤子?如果你给大象穿裤子,你想给它穿什么裤子?为什么呢?”孩子们都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纷纷阐述自己的原因,在看看、讲讲、演演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又激起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时时都有成功的喜悦。
2、在语言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语言活动是幼儿展开五彩想象翅膀的天地,是与同伴和成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通过仿编诗歌、创编诗歌、续编故事等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如在大班幼儿仿编诗歌《你喜欢夏天吗》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再鼓励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夏天,体验夏天的特征,最后引导幼儿把自己观察体验到的东西仿照原诗歌里的句式框架表达出来,这时幼儿的想象就特别丰富:“我喜欢夏天扇形的树叶,可以扇风”;“我喜欢小鱼和水”;我喜欢夏天的水果,因为夏天的水果特甜,我喜欢在夏天吃冰棒……我把幼儿说的这些话经过整理,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语言极其丰富,想象性极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另一方面,允许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并刺激同伴的思考。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能力。
3、在艺术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艺术活动中让幼儿在一个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环境中,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以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上美术课时,我们让幼儿添画(圆形可添画成太阳、地球仪、西瓜等)、拼画(正方形、半圆形等)、变画(主题画、诗画、美工等),而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是片面地看画得像不像,制作得精美不精美,而是重视作品的创造性意识,鼓励幼儿自由创造,不局限于老师的范例,鼓励幼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感受。如画苹果:一幼儿把苹果画成方形,我就拿起她的画问: “苹果是圆的,还是方的?”“圆的。”“那你为什么画成方的?” “我喜欢方的,方的不会滚下来。”此时我当即表扬这个幼儿善于开动脑筋,并鼓励他以后做个农业科学家,培育出方形的苹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并得到了表现自己的欲望,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探索和思考。
4、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大量的是来自日常生活和游戏,以及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比如针对日常生活中有人乱扔垃圾的问题,我让幼儿来设计未来的垃圾箱,有的幼儿给垃圾箱画上了提示器,看到谁丢垃圾,就会提醒他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里,有的幼儿给垃圾箱安上了摄像头,要是谁乱丢垃圾,就会把他拍摄下来,向他提出警告……这样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联想,启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也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才能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心,都可以成为触动孩子联想的引发物,从而培养幼儿联想的兴趣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阶段幼儿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我们应抓住这一最佳时机,结合幼儿思维特点,在各领域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使之更好地发展。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教师要尽量少干预,不能太在意幼儿创造的结果,要营造一个自由、安全、宽松的精神环境,给幼儿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表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