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浅谈新时期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中心校   李自新  410208
     爱国主义,既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又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它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巩固和壮大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课题。
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体感,思想、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首先是一种情感。是人们对养育自己的美丽国土、锦绣家园、富饶土地的眷恋感,对自己民族兄弟、骨肉同胞的亲和感,对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责任感而形成的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其次是一种思想观念。是人们对长期生活的这片国土,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热爱、建设、保卫好这片土地的思想观念。其三是一种行为规范。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重要政治原则,是人们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保卫祖国、抵御侵略等法律义务。
     中华民族是有着5000多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是有着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尊严、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等传统。爱国将领戚继光,为反抗外来侵略,招募大批农民和矿工组成“戚家军”,大战日本倭寇,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扫清东南沿海各地倭患,使沿海人民得到了安宁。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宝岛回到了祖国怀抱。爱国将领左宗棠,面对新疆大片的被失去的领土,主动请战,率军驱逐了沙俄侵略者,收回了失去的领土。物理学家钱学森,放弃去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建设,为开创和发展我国国防现代技术,培养研究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奥运健儿王义夫,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不惜带病参战,直到打完最后一枪,虽未拿到金牌,但其爱国精神鼓舞了全中国的人民。如此累累,构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些淡薄了,在一些青少年儿童中出现一种崇拜外国,特别崇拜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开口美国好,闭口日本行”,吃要吃“肯德基、麦当劳”,穿想穿“耐克、阿迪”,对自己的祖国缺乏感情,甚至咒骂国家穷,质量差,殊不知发奋学习,报效祖国,而是学业有成,跳出国门,如此爱国主义思想悲也。
如何加强新时期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浅谈有四。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几管齐下。
在新时期下,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光靠学校是不够的,必须齐管齐下。首先是主管部门和社会群众团体要密切配合。宣传、教育、共青团、妇联、关协等都要有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的部署和安排,每年组织几次大型活动,使之造成一种爱国主义的声势。其次学校、社会、家庭要密切配合,形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应该掌握什么,学习什么,达到什么要求要有计划,有安排。家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延续,学生在学校学到了一些爱国主义故事或学习了爱国主义的基本准则,家长要给予正确引导,使爱国主义教育在家庭继续延伸。社会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补充,社会风气的好坏、社会舆论的好坏,直接影响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健康。安定团结的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将会激起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我个人认为加强新时期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几管齐下,通力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规范行为。
《中国公民道德标准》、《中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规性条例都明确指出了中小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认识祖国的版图”,“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维护国家尊严,维护民族团结,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这些都是我们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行为规范开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譬如说:“热爱祖国”。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生存、劳动、发展的国土,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气候适宜,是十分可爱的。“热爱人民”。就是要教育学生知道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人民。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现在的现代化强国,我们的人民是值得热爱和敬佩的。“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国旗、国徽、国歌是代表一个主权完整的国家,尊敬它就是尊敬自己的国家,热爱它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等等。这些爱国主义行为规范的教育必须大大加强,使之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爱国主义,是人们集体感、思想和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光靠书本口授学习教育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必须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组织参观活动。参观伟人故居、陈列馆、革命圣地、英模纪念馆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祖国的江山来之不易,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
2、组织演讲会、故事会活动。演讲中华民族在封建社会时期如何受外国势力的侵略,中国人民如何抵抗外来侵略势力的故事,演讲中华民族爱国英雄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在封建社会是何等低下、任人宰割,不少爱国英雄为了抵御外国侵略,为了祖国的江山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使学生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而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把自己和党和国家和人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
四、举办影视、图片观摩活动。观摩爱国影视故事片、纪录片。
观看反映祖国大好山河,反映祖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丰功伟绩,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组织地位一天天高起来的新闻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更加充满自信,立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五、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言传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说教师、家长、长辈对学生、孩子、晚辈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其行为在他们心目中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声的命令。在新时期下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如此,要重视言传身教。如果教师、家长、长辈的语言、行为反映出有不爱国的现象,将直接影响我们对青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说:教师、家长、长辈必须做爱国主义的表率,用言传身教影响下一代。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在新时期下如何进行家国主义教育是我们要研究的新课题。由于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深,实践不够,认识肤浅,所谈观点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