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求简  求实  求变——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
                                  四川省平昌县云台小学   孙香兰  636400
    “向第一课时要效率”逐渐被教坛所重视,研究第一课时教学的老师也愈来愈多,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更受老师们的关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既有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有总结全文、交流收获、拓展练习的部分。短短的40分钟,要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我们许多一线老师感到困惑:阅读课第一课时怎样教学才能提高效率呢?根据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可从“求简、求实、求变”三方面来做文章。
    一、教学目标要求简、求实、求变
第一课时往往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最强烈的时候,也是对文本最感兴趣的时候。“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如何根据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教学目标要力求简明,一节课就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我们在研究《称赞》一文时,制定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刺”“猬”等10个生字,会写“采”、“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简明的三个目标,既避免了将第一课时上成字词朗读课,又避免了将一篇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放到第一课时的“越位式”教学。
其次,教学目标要力求实效。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之间的关系,遵从学生的阅读规律,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在教学《猫》一文的第一课时时,我们根据两个班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了不一样的教学目标:
(1)甲班:自己带的班,课前已布置过预习,学生已能流利读课文,能正确书写课文生字新词。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品评词句,感悟猫的“古怪”,体味情感。
(2)乙班:临时代课的班,学生无人读过该篇课文。教学中,我便将其目标定位在“字词与朗读”上,用大半节课时间让学生熟读课文。
再次,教学目标要避免单一,力求变化。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走出了阅读课第一课时就是字词教学的误区,但在实际教学中,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还是免不了简单化(流利读文,感知大意)、模式化(激趣质疑、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再读课文、感知大意、理清脉络——齐声读文、总结主要内容),这就导致学生逐渐对语文的学习少了兴趣,同时也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少了生机。要走出小语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一成不变”的尴尬境地,我们就必须让教学目标有变化,让它成为弹性的、多元的目标。
(1)教学目标因年段高低而变。低年级主要是生字、新词的教学,第一课时的重点理应是字词教学;中年级的第一课时,学生在掌握生字、新词的基础上,能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高年级的第一课时,重点放在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篇的教学。字词在学生课前预习中让独立或合作完成。
(2)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要因学情而变。就像上面所举的甲乙两班为例,学生已经对文本比较熟悉或者语言能力较强,我们可把应在第二课时的活动提到第一课时来;对文本比较陌生或遇到字词障碍较多的学生,我们就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字词朗读的指导。
(3)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还可因文本的类型、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等而发生变化。
二、教学环节求简、求实、求变
不管是名家大课,还是普通教师的常规课,都有相同的教学环节。然而,有的课第一课时上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有的课却拖沓繁琐,不知所云。这就需要我们研究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
1、教学环节力求简化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老师拿实物、放课件、板书、巡视、指导……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唱歌、画画、表演、朗读、讨论……乐得眉开眼笑。而下课时,又常听到执教者长叹一声“完了,这儿忘了讲……”。反思一下,是我们的教学环节太繁杂,花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所以,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一定要简化,要放弃一切与学生学习核心内容无关的环节,让学生学起来感觉轻松愉快。
2、教学环节一步一脚印,寻求实效
不管是字词教学,还是指导朗读,每走一步就应该留下一个脚印,切不可浮光掠影走一回。一位老师在听写词语时,叫了几个同学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写完之后便让他们回到座位,然后又叫了另外几位同学上前批改这些词语,学生们很快便作出判断再回到座位。老师指着黑板上的红“Х”说:“你们看刚才那些同学将这些字写错了。今后,大家得注意,千万别再写错了,好吗?”“好!”。学生响亮的回答道。真的就好了吗?听写词语的目的达到了吗?老师应不应该让那些写错了的同学再写一次,确定他们已经掌握。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实效。
3、教学环节要有变化
事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不一定是固定的模式。在《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时,我们可以由音像资料引入课文,再按初读——细读——感情读等方式进行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我们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先学习首尾两个自然段;《彩色的非洲》一课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题目为切入点,先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
三、教学方法要求简、求实、求变
目前有的老师课前,不研究“教什么”,而是想 “怎么教”。课上声色并茂的课件,五花八门的实物,盲目跟风,追求前卫,该讲时不讲解,该练时不练习,赶时髦,作秀。殊不知“真水无香”,常常是简单的方法反而更适合、更有效。在教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片段时,有一年轻老师利用影视资料、课件吸引了学生。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人摔跤的场面时,许多学生要么依书照搬,要么保持沉默。然而,一位农村老师在教学这一片段时,让两位男同学站在讲台上,其他同学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塌腰”“揪着他转”“用头顶”“用脚腕子钩他的左腿……”。最简单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描写摔跤动作的词语就完全掌握,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场面描写。
教学方法除了求简、求实,也还要求变。但这里的“变”当然不是指走形式,追求新颖的摆花架子的变化,而是指我们在教学策略上的一些变化。如《从现在开始》一文,我们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来学习文本;《新型玻璃》一文,我们可以让学生以“新型玻璃的自述”为要求进行学习;《颐和园》一文,我们可引导学生当导游。不同的课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习状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在一开课就给学生带来惊喜,使他们能够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小语第一课时的教学贵在简洁,贵在朴实,贵在高效。无论是偏重于字词教学的第一课时,还是偏重于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只要我们简洁精练、朴实有效、富变有趣,就一定能让第一课时的教学绽放更多的精彩。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