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桑植县凉水口小学 427109
前置性作业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一、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意义:
所谓“前置作业”是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将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作为一项课外作业布置,这类作业既可以是对新知识的整体预习,让学生把握下一节课内容的主要脉络,也可以是对某些相关问题的思考;既可以是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学生学习小组的集体行为,通过互助学习来完成;或者是学生对新知识的一种探究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多种学习方式来进行,或上网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或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索等,为学习新知识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起着“培育新知识第一条根”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布置的原则:
不是每门学科都需要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 的设计就不同学科层面应该是“体现学科特点”,但都指向“学的研究”。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研究容量应该是“少而精”,数学一般新授课和复习整理课比较适宜布置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内容一定要适中,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千万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同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及年龄特点,选择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前置性作业形式。
三、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策略:
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具有开放性。既然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习,就要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不是形式上的开放,而是指思维的开放。作业设计要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前置性作业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好教”,而是为了“好学”。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后,在进行课堂交流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前置性作一个检查,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和在开展生本实验的第一学期,为了让学生的交流更有深度和实效性,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完成的质量还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督促,对于错误的知识点和自学答案,教师要给予一定帮助和订正,同时对完成质量较高的前置性作业教师可在全班提出表扬并在班级内交流展示,让它起到示范作用。到了高年级和生本实验的后期,教师就可采用抽查、小组长检查或小组交换检查的方式来检查评价学生前置性作业完成的质量。
四、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形式
数学学科的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情况而定,前置性作业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布置在书本上完成,也可以写在练习本上。例如我根据我班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的情况,在每堂课之前设计了三分钟的口算练习时间,每天由学生自主组织出口算题,老师在下面督促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吗。口算练习进行完了以后,老师再做点评和改进的意见。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连基础差的学生也愿意参加,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期末复习阶段我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出测试卷的方式对学生检测,考试完以后让学生上台逐题讲解试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能更加有效的加深对试题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学得有趣,老师教得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