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白水县尧禾镇汉寨小学 715602
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学会尊重学生,才会理解、赏识、接纳每一个学生,平等地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
尊重学生,教师要做到心底无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到爱。
发散思维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每件事物,全面地观察,发现其规律,审视美之所在。因为每个学生家庭环境、文化基础不同,对每件事物的理解和感悟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必须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赞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发挥其内在的潜能,他们的内心也就自然地处于开启状态。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呢?
一、平等待人,特别是后进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后进生由于长期以来学习成绩不佳,被老师、同学,甚至自己的父母公认为“后进生”,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内心是很痛苦的,很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以此为激励进步的突破点,唤起后进生的自我觉悟,激发其上进的愿望。
二、信任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窗口。
人是最富有感情的,心灵之窗总是向热情、信任的人敞开着。教师的信任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窗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
三、尊重学生,必须要了解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信息越来越多,更新也越来越快,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变化也越来越迅速。而每个学生又有天赋条件的差别,家庭与社会环境不同,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思想品德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宽容是尊重学生的法宝。
宽容是尊重学生的一种法宝,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态度。它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虚怀若谷,心里容得下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宽容并非是无能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只有具备宽容之心,才能有尊重之心、无私之心。
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有效全部发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去看待每一件事情,才能促进学生的转变,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