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浅谈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作者:农美兰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      532399
【摘要】“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学生也会愿意相信教师,亲近教师,愿意和教师交朋友,最终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关键词】师生关系  朋友  平等
    经常和一些老师一起聊我们共同教的学生,令我惊奇的是,有时我们对同一个班的同一个学生的看法完全不同。在我的眼中,这个班的同学们相当活跃,上课大胆、积极主动,有很多同学都在努力学习,追求进步,个别同学有些皮,可是只要耐心细心加爱心,他都会尽量地克制自己的行为,哪怕他有时反复,我觉得也是正常的,所以我觉得这个班的学生很可爱,我在上课时跟同学们合作感到很愉快。而有些老师在跟我的谈话中,说最多的是这个班这个学生上课爱走动,那个学生爱讲小话,上课学生总是闹哄哄的,静不下来,一到上课就头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从这些老师的话语中,我发现他们只记得班上哪个同学今天又做错了什么,却很少说到班上哪位同学有哪些进步了,我所点到的那些可爱调皮但一样渴望进步的学生,都一一被老师否定,说这些学生太牛了,还罗列出了许多学生们所谓的“劣迹”。看来这些老师成天只盯着学生的缺点,不善于去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加于表扬,他们对学生埋怨大大多过于赞赏,因此在他眼中这是一群不爱学习的问题学生,他们和学生的关系基本也是对立。两种不一样的看法,折射出了教师看待学生的视角不一样,就会得出对同一个学生不一样的看法。想想,如果每位教师都象这位语文老师一样,整天只揪住学生的缺点,眼中只有学生的错误,那岂不是学生的不幸、教育的悲哀吗?做为教师也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了。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亲近老师、喜爱老师,才能对其所道笃信不疑,潜心研习。那到底用什么样的视角看待学生才是正确的,才能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才能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信老师的“道”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交朋友,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仅是老师,而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应当和他们共同去克服困难,和他们喜忧与共”。① 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这样的教师连他学生内心最隐秘的角落也都很了解。我们做为教师,每天要经常自问,班上四五十个孩子中,你真正了解的,而他又愿意和你倾心交谈、敞开心扉交流的有几个,如果太少,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呢?每当孩子们犯了错误时,我们首先不是问他的原因,而是过分在意他造成的结果,动辄以怒颜相视,加以呵斥,或是直接一个电话告到家长那里,有时还会把家长请到学校。这样,孩子想申辩,但迫于老师的怒气,只好欲言又止,久而久之,学生有心理话也不会和老师说,老师就不可能更多的了解孩子,我们也就失去了更多的对孩子的教育机会。走进学生的世界,真实的去体味,你会获益匪浅。与学生交朋友,要做到以下四点: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少年由于受到侮辱变得暴躁起来,他好像故意违反纪律规定的合理要求。当少年对自己的缺点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认识,而且正在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时,如果父母和教师还总一味强调这些缺点,这会使少年非常难过。故意指责少年的缺点,甚至抱着一种讽刺的态度,会刺伤少年的心,有时甚至会使他陷入悲观失望”。 ② “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 ③
    2、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并理解学生。“教育,首先意味为着相互往好处想,教师往好处想自己的学生,学生往好处想自己的老师。你们互相不往好处想——这是最可怕的。你们失去了信赖,你们不再相信对方——这哪里是什么教育?这哪里是什么教学?”④所谓对孩子的理解,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孩子:第一,懂得孩子特有的思想活动和思想感情;第二,善于发现并发挥孩子的创造力。”理解的前提是了解,作为老师,我们应多方面去了解我们的学生,如家庭背景、小学的表现、生活经历、所交的朋友等。“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⑤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的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而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则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跟他们聊天,和他们打球,哪怕只是下课时间,我都愿意留在教室里听学生们叽叽喳喳地围绕在身边说话,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学生。
     3、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我想,如果没有一颗爱心就千万别走进教师这个行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尽管有所不同,教育风格更是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爱之教育。孔圣人有云:“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罗素说:“凡是教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者自由的发展”。足见对学生的关爱在教育中是多么重要。但是,对学生的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倾洒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对学生的爱也不是一朝一夕之爱,而是持之以恒,爱心永恒。
    4、幽默,是师生关系的粘合剂
    著名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意识到儿童不理解你,就会使你生气,教师生起这种气来,就往往无法摆脱。亲爱的同行,相信我,侵蚀学校生气勃勃的肌体,毒害学生集体生活的冲突,多半正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⑥。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所以海特认为,“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有多种功用,最明显的功用就是它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在教学中,幽默的真正目的要更为深入更有价值得多。它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教学幽默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面对学生孩子天性的小调皮,我都是用小幽默轻松化解,不会正面去呵斥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让学生比较乐意接受我的批评,从而自己努力去改正。
“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学生也会愿意相信教师,亲近教师,愿意和教师交朋友,最终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面对当前的教育新形势,我们必须走出误区,创新思想,与时俱进。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不辱教师的光荣使命,我们应深入思考、身体力行、努力构建友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①苏霍姆林斯基第四卷9页《帕夫雷什中学》
②苏霍姆林斯基第一卷425~426页《学生的精神世界》
③苏霍姆林斯基(第五卷593页《寄语后来人》)
④苏霍姆林斯基《没有信任便没有教育》第五卷486页
⑤《陶行知教育名篇》。
⑥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第二卷544页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