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充县鸣龙镇初级中学 637200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生,他们的父母都远离家乡,多数由他们的委托人代管。因此在教育和教学中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很多困难,比如学生不愿学,不完成作业,抄别人的作业,考试做弊等等。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科的抽象,枯燥和乏味等等导致学生兴趣往往不够浓厚。面对这些较大的难题,如果不改变过去的模式教学则很难完成。然而新课标新课改的实施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曙光。通过一段时间的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惊奇地发现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活跃了,课堂上学生自主活动、畅所欲言、主动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很是令人振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让数学课焕发出勃勃生机?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积极探讨的问题。
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中课堂内容方面要改课堂“繁、难、偏、多”的教学内容。而在课堂实施方面则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学,学会会作。这就需要教师保证在施教活动中的有效性和预见性,在教学中必须落实教学八点: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点、疑点、考点、易错的、易混点和盲点。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贤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吧如乐知者”。学生要愉快有效地学生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如抓住课题导入环节巧设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学有理数乘方时我拿出一张报纸问学生报纸有多厚,并且大家讨论估计报纸的厚度,都认为报纸的厚度约有0.100毫米。如果你把这张报纸对折再对折经过若干次是否能超过你的身高?大部分学生说不能,有个别学生说能。能….?不能…?学生讨论的非常激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抓紧时机引入新课,让我们到《有理数的乘方》这个知识的海洋中去寻求答案吧!通过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动动手,以实验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感到获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让课前准备三根任意长的蔑棍,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反复搭成三角形幷分别量出蔑棍的长度,讨论实验中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及原因。幷请出二位学生即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塔成三角形的学生说出自己篾棍的长度。此时我抓住为什么有的学生能搭成有的学生则不能搭成三角形?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学生通过“看一看”,再“议一议”最后通过点拨学生很容易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从自己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结论,锻炼了学习的思维和动手的能力。“看一看”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提示和强化最后获得知识的提升比教师直接把知识交给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议一议”在教学中大胆鼔励学生之间相互议论,大胆发言。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漏洞老师要认真分析耐心引导,帮助鼔励他们逐步达到正确表述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施数学高效课堂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则要深入分析、把握知识的联系,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发现问题好提出问题。如在教学《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当学生看书通过图像、计算得到课文中的四个问题的结论。马上引导学生设问:为什么小球的飞行高度不能达到20.5米?小球的飞行时间可以是t=5s?当t=0和t=4时,h=0,既函数h=20t—5t 就是方程20t—5t =0,这时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如何?当t<0、t>4、0<t<4时,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又有那些关系?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如何?然而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学生提问和设问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自己的动手动脑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猜想、归纳逐步得出结论。比教师直接出示题目再演绎证明更具有创造性。
要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学生之间差异很大。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材施教。对“兴奋”型的学生可采用“以快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表达自己的特点。多提问让他们多发表意见让他们多操作多演示。让善于思考但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爱发言,但常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条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评一评别人的问题,幷发表自己的看法,加以补充。这种既围绕教材又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统一要求,又让学生个性和长处得到了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只怕学生学不会,往往学生越学越乏味,甚至丧失信心。《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提出了全新的概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设计多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动手中学”在“练中悟”。通过自己的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领悟到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己动手和教师的精心设计、巧妙质疑适时启发、精辟归纳外课堂练习也很重要。有效的课堂练习是检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课堂练习时间不易长应控制在15分钟内进行练习。内容必须紧扣教学目标设计,选择题的数量和质量要精致。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实行分层练习,将题分为三个层次,幷对每个层次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对第一层次的要学生必须完成,第二层次为提高题要求大多数学生完成,第三层次为创新题要求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学生完成后教师当场订正,并帮做错的学生认真反思错误的原因。通过有效课堂的练习使学生对知识形成真正的理解,提高学生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