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中心小学校 401344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山区学校就更难了。多年来,山区学校由于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区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尽管近年来撤点并校力度增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资源能整合集中使用,但实际上,农村小学原本的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匮乏的,撤点并校后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了。实施体育新课改以来,小学各年级的体育课已全部实行每周四课时,体育课时总量明显增加。但撤点并校后,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农村小学教师老年化趋势也在不断增加,学校的体育课绝大部分安排兼职教师。我校共有19个教学班,只有3名体育专职教师,其他的都是兼职体育教师,而且基本上都是语文、数学老师来兼任的体育教师,有的还从未有过体育课的教学经历。因此,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连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熟悉。从近几年来学校开展的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来看,学校还是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的。运动会上,老师和孩子们的热情都很高,整个操场热闹非凡,其乐融融。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班的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不懂规矩,不该抢道的项目却有人抢道,甚至没有正确的摆臂姿势和步伐,也不知道冲刺;有些班的学生不知道投掷实心球的方法等等。这热闹的运动会背后却令人担忧,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体育教学实效?不难想象,有些体育老师平时是怎么上课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对部分体育老师的体育课堂进行了追踪,根据我的观察,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还存在着“放羊”的现象,有的体育教师整队集合后,训练一下队列、复习一会儿体操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没有进行认真的组织、更谈不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了。不过,这还不算最不认真的,你看,有的体育老师把孩子们领到健身器材处自由活动就算完事了,自己却在一边儿玩自己的,或者在树下遮荫,或者干脆就和别的老师一起聊天。更有甚者,自己坐在塑胶操场上的沙坑旁一边晒太阳,一边让一些孩子给自己捶背享受。如此这般,近期内又能如何保证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高效性呢?更谈不上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素质教育又是张扬个性、培养创造能力、主动进取和积极创新的教育。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为了实现这一转变,迫在眉睫的是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同时,着重训练学生体育的技能、技巧,从而真正实现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在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严密的组织纪律是上好体育课的根本。
严密的组织纪律是上好体育课最基本的条件,没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根本就无法谈什么上好体育课。体育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能让学生自作主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有学生听话了、认真了、能听指挥了,老师才能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也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科学的分组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
在有了严密的组织纪律以后,上好体育课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接下来就要做好分组的工作,不要小瞧了体育课上的分组,我认为体育课分好了组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半的教学任务。当然,体育课的分组也要讲求方法,我认为应该根据每堂体育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孩子们对本堂课的内容熟悉与否等实际情况,把体育成绩好的和体育成绩差的孩子进行合理的搭配,其中,还要注意每个组都要有责任心强、又有号召力的孩子,这样就能保障每个组的孩子都能既好又迅速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从而真正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科学地选取体育课训练的内容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一堂好的体育课,除了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和科学的分组外,还得科学地选择体育课训练的内容,这是能否实现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只有恰当地选择了训练项目和活动的内容,才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盲目的、凭老师的兴趣来随意选取训练项目和活动的内容。所以体育老师每堂课之前都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孩子们的训练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达到一定的目标,当然,运动的强度不能太大了,也不能没有强度,这就需要老师们好好把握、精心设计了。比如,训练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时,训练后的活动内容就可安排运动强度稍微小一点儿的项目,相反,训练运动强度较小的项目时,训练后的活动内容就可安排运动强度稍微大一点儿的项目。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们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完成一定的体育教学任务,同时,又能让孩子们不会很累,从而保持对体育的浓厚兴趣,真正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场地、器材的恰当选取是上好体育课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堂合格的体育课,不仅要有好的教学内容、严格的组织纪律、恰当的分组,更要恰当地选择场地、器材。关于场地、器材的选取,不仅要符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量的大小,还要考虑不影响其他班在操场的活动和其他班的活动不影响本班的活动,同时还要考虑太阳光的方向不能直射学生的眼睛等等,这些都是体育老师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只有注意了这些细节,才能上好体育课,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安全的管理模式是上好体育课的有力保证
说到安全,大家都知道,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安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第一位的,没有了安全,何谈上好课?其他课如此,体育课更是如此。所以,体育老师们一定要时时让学生注意安全,安全在体育课上绝不是一句空话,最重要的是落到实处,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都要强调、督促、检查,特别是在分组活动的过程中,每个组必须要安排专人分管安全,并另外安排一人协助管理,如有突发状况,应立即报告老师,老师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的伤害。只有真正做到了体育课堂的安全性,才能真正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课内外的有机结合是上好体育课的捷径
体育老师除了在课上很下功夫之外,还可以将相关的体育内容以游戏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了训练。这样,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就能轻松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从而使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总之,体育教学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甚至高效性,是每一位体育老师需要长期、认真地实施好每一堂体育课,让每一堂体育课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堂堂课有重点、堂堂课有目标、堂堂课都能精心设计,进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的方向,让课内外、校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课才会越上越活,孩子们也会真正越来越爱上体育课,从而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育,真正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