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更新教育理念   放飞学生心灵--作者:汪前南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镇五里铺小学        726300
     摘要:本人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切深体会到,在基础教育课改的新形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自主发展,只要大胆探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放飞学生心灵,就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更新理念  放飞学生心灵
     美国教育工作者曾这样评述我国的教育现状:“在中国的课堂,只见所有的孩子都腰杆挺直,双手背后,双脚并齐,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的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场面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
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育,一些老师对学生的种种束缚,已把学生年轻稚嫩的心灵破坏的“千疮百孔”,他们没有了个性的张扬,没有了人格的塑造,更没有主体的回归。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新课改为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即应着眼于开放,唤醒学生的开放意识,又使数学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
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尝试的:
一、以现实生活实践为基础,开放学习内容,放飞学生心灵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学生周围蕴藏着许多熟悉而新奇有趣的内容,是数学教学的“活材料”,《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现实生活材料等,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或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数学教学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如,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让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物品,事先对学生进行预演练习,然后导入“比和比例”的教学,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又如,联系“生活画面”,探索新知,围绕“做主人我当家”这样的生活主题,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方程应用题。让学生根据买菜、做饭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巧设“生活情景”、“实地考察”,做调查报告等展开演示练习。
将学生束缚在课本中,围着课本转的教学,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心灵受到制约,因而在依据教材的同时,应冲破教材的束缚,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迸发出来,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了满足,学生的心灵得到了解放。
二、以自主探索为轴心,开放学习过程,丰富学生心灵。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1、做中学
用口头讲解,不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这是传统教学的惯用做法,也是传统教学的缺点。因此,我从只注重动口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更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动口又动手,把动手操作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在“做”数学的实践中获得新知、获得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又如,我教“几何初步知识”,通过做图测量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结构,进而分析内部特点和规律。又如,我教“归一”问题的时候,自行设计一张贴近生活实际的商业发票,师生模拟买卖商品,填写发票。让学生说说填写时你是怎样想的,实际上填写发票的过程,就是解答“归一”问题的过程。这样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渗透了数学的应 用意识。
2、玩中学
新课程教学以“玩”贯穿始终,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活动中,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数学为趣味性活动。我在数学教学中善于利用丰富的游戏素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枯燥事物趣味化,让学生学习给力,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增长智慧,发展能力。如,我在教百分比知识时,我在纸盒里放了1—6张数字扑克牌,我和学生轮流每次从盒中摸出2张,如果牌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我赢,比赛结果我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罗列出各种情况,和为偶数的有六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九种情况,师生赢的可能性占60%和40%,所以老师赢的次数超出20%。最后告诫学生,街头巷道有些赌博活动“坐庄”者使的就是这种骗术,切勿上当受骗。
3、用中学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中各个方面,其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人生不断发展,生存的“通行证”。教学中,我注重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了“利息”知识后,指导学生算算爸爸或者妈妈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再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旗杆的高,如何测量?学生束手无策,多数学生摇头,少数学生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可又无法可攀,在学生犯难的时候,我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是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的这影子长1 米。我适时启发学生思考,从竿底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量旗竿高的方法吗?学生联想到,旗竿也是它的影子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竿影子长,算出了旗竿的高。接着我说“你们能否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竿高度的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子长=旗竿高:旗竿影子长,或旗竿高:竿长=旗竿影子长:竿影子长。通过这个活动,增长了学生知识,锻炼了学生能力。
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开放学习评价,滋润学生心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同时进一步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修订大纲后把“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的目的,对实施开放的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为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动力支持,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评价不是目的,应通过评价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索和创新上。评价手段和形式要多样灵活,切忌思想僵化,形式呆板。“教”与“学”的师生关系,要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关系。我在教学中,为了和学生拉近关系,常常运用隐形的语言,如,“谢谢你的回答”,“你说的很好”、“如果再想想,你会说的更好”等等来鼓励学生。教师与学生展开了心灵的对话,师生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就会受到爱的感染与滋润。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基础教育课改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自主发展,我从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切深体会到,只要不断大胆探索,更新教育理念,放飞学生心灵,就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