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宁强县毛坝河镇八庙河小学 724400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有严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教学起来又是非常枯燥而空洞的学科。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诸多的数学问题又要依赖于生活实际来解决,这样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的、脱离实际生活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新教材要求数学教学更贴近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一、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来感悟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定量刻画并抽象地概括的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运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的学习、运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减少对知识的生疏感,同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文字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通过几句形象的语句让学生达到理解“循环”一词的目的,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2、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来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并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的概念时,我举了一个例子,王叔叔去年1月1日到银行存人100元钱,而今年1月1日取出时共有112.5元,多出100元的12.5元就叫做利息,而利息12.5元与存入时100元本金之间的比值叫做利率,这样讲解,同学们顿时就理解了利息和利率是怎样一个概念了。运用实例解决抽象的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并可以牢记不会遗忘了。让数学回到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实践运用中体现出数学的价值。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掌握了某个新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几个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一些问题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计算这一节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到就近银行了解存款利率,从而帮助家庭父母亲将手中的钱怎样存入银行才合算,这样既可以帮助家庭正确理财,又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让学生说明计算一节烟囱的表面积时为什么只需计算它的侧面积而不用计算底面积时,学生会脱口而出说明原因。由此可见,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3、加强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某些章节中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做等地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各一个,用倒沙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锥体积等于与它等地等高的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动手操作得出结论不但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且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就得心应手了,运用自如了。 总之,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数学就显得抽象,枯燥乏味,所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又从生活实际出发加以运用,从而不断体现数学的价值观,进而合理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