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对“表扬”的审视与思考--作者:黄琳
                                  四川省汉源县富林镇第一小学      625300
    内容提要: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而被人们广泛实用。表扬因此常摆案头信手拈来,笔者列举现实中的廉价表扬、偏激表扬、夸张表扬、频繁表扬、低层次表扬等几种错误的表扬形式。最后例说表扬的原则和方法——对症下药,借船过海、灵活多变、与批评共存、因人而异、不拘一格。
    关键词:赏识教育    错误表扬    原则方法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当学生成绩较差或犯了错误时,做教师的绝不能动辄批评甚至挖苦。在指出学生缺点不足的同时,应多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一、现实中的表扬现象分类   
笔者曾听过一节初二数学公开课,授课教师对学生作出-1+3=2的答案而大赞:你很聪明!我听后竟有心里泛酸的滋味。我带着“廉价的表扬是否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他进行了交流。同时对他那句“赏识教育下的常用语”不敢苟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度”,如果超越了这个“度”的范围,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教师使用这类表扬语的本身是想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可是,现实教育活动中的表扬流于形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影响着表扬的实际功效。这些缺失主要体现在:
第一:偏激表扬。如果夺学生时把回答问题的好坏与学生的智力因联系起来,用“你真聪明”类表扬语,让学生会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认为自己很聪明;但如果问题回答错了几次,就认为自己变得不聪明了,总之,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异常,出现心理障碍。
第二:低层次表扬。“很好”、“你真棒”这类表扬语常促使学生为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单一化、低层次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一类是远大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对学生来说应该把这两类学习动机有机地协调起来,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充分利用第一类学习动机;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应逐渐使第二类学习动机成为主导动机。因此,这类表扬表面上利用了第一类学习动机,但随着学科知识的加深和难度的增大,学习回答问题错误率的上升,就会丧失第一类学习动机,更不用提第二类学习动机成为主导动机了。
第三:夸张表扬。其他学生一旦听到老师“你回答得非常正确”等这类表场词语,就只会满足于这个答案,就不再从另外角度来思考问题。显然这样不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时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独创性等几方面智力品质的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就与赏识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二、理想中的表扬原则、方法
当然,现实中的表扬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问题,笔者只是就其中一些相对突出的现象进行了论述。那么,如何克服上述缺失从而提高表扬的效率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表扬要有目的性——对症下药。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性,表扬作为学生思想转化和激励工作的重要手段也不例外,如果目的性明确了,就会采取较好的工作方法,也就会取得好的效果,如果目的不明确,加上盲目的表扬,可能就会事与愿违,也就更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例如:大多数所谓调皮学生都喜欢穿具有个性化的衣裳,不很愿意穿校服,我会在适当场合(全班都穿校服)表扬全班着装整齐,而不是表扬他几个人穿校服,以期达到以小见大,从而既敦促了他们穿校服,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整体中一个个体的集体意识。
第二,表扬要有时间意识——灵活多变。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特别要注意两个重要停顿时间,我们记为“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来考虑问题。“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时间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又不至于打断他的思路。
第三,表扬的同时要进行受挫教育——与批评共存。
我们承认表扬是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但操作不当的表扬会使激动好进的青少年学生容易迷失方向;我们也承认表扬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忠告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因此,我认为表扬与批评应同时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试想长期只听到表扬的赞许的人,而等到某一天发现学习成绩不如他人,求知欲得不到满足,表现欲得不到体现,那么肯定就会感叹所受挫折不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同学经不起一点点挫折:有的惊慌失措;有的为此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还有极少数竟然负气出走,甚至走上绝路。这表现,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抗挫折能力还比较脆弱,遇到挫折时还缺乏一套抵御、战胜挫折的心理准备或能力。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肯定的同时进行受挫教育,让批评与表扬共存,特别是对成绩优异者所出现的错误更要严厉批评以便使同学们自然形成抗挫折能力和抵御策略,那么竞争日益强烈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游刃有余。
第四、表扬的方式应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只停留在活动评价中,其实表扬更具有随机性,当学生犯错误时,切忌运用专制性言语风格进行简单的训斥,而采用民主型言语风格以宽容、等待和唤醒。学生进步时,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把他进步的欢乐与大家共同分享,并给予鼓励和期待。此外,作为教师不仅要在教室中,学校里,活动的终结评价中对学生予以肯定表扬,在家里的表现,生活琐节均可是表扬的素材。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昵的拍脸动作,一句真诚的表扬,一次和老师散步谈心的机会都可作为表扬的表达方式和奖品,这种灵活多样的表扬,将会编织成一个巨大的“赏识”的网络,让学生身外其中,品味其淳。
      总之,提高表扬效率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也不必一一论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经历,创造出符合自己的特点和具有个人特色且灵活多变的表扬方法和手段。那么学生一定会在浓浓的“天生我才”中得到无穷的力量,从而健康地成长。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