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班主任与个别学生谈话的艺术--作者:张李华
陕西省扶风县第二小学     722200
【内容摘要】班主任与学生个别交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教师只有把握最佳契机、选择适当场合、保持恰当距离、巧用体态语言,就会使谈话方式、谈话内容与场景和谐统一,达到谈话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谈话、契机、场合、距离、体态语、和谐统一
【正文】
班主任与学生个别交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与学生谈话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涉及契机、场合、间距、态势等诸方面。教育实践表明,班主任只有以真诚热情的态度、科学娴熟的技巧,对学生进行有理有节、耐心细致的谈话,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结合自己多年当班主任的工作实践,我觉得,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最佳契机
契机,是指进行活动或生活过程中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机会。而班主任谈话的最佳契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兴趣点。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学生如果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兴趣,则必定对其产生积极的态度,其内心活动是相当活跃的,这时最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如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开始时,学生会有一种新意识、新动力,此时,班主任因势利导地进行必要的谈话,应当会“旗开得胜”。
2、荣辱点。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尊重与羞辱对于人的心理便是一种最有力的刺激。”当学生享受荣誉或感到羞辱的时候,及时谈话,可以唤醒深藏在他们内心底层的自尊。如当学生学习进步、取得成绩,或暗下决心“我也要做出成绩”的时候,教师应及时找他谈话,以肯定成绩,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使他的“五分钟热情”变成“持久的行动”。
3、感情点。小学生的感情活动极为丰富,他们的喜、怒、哀、乐一般都在精神状态上表现出来。班主任若能抓住学生的感情点谈话,便会产生明显的“移情效应”。如当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委屈的时候,班主任主动地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帮助学生解释,学生会产生感激之情,这时也就最容易接受师长的告诫了。
二、选择适当场合
与学生交谈总离不开具体场合,交谈场所虽然不是谈话的具体内容,却是语言交谈赖以进行的外在环境,而且对语言交谈有很强的制约作用。首先,谈话场合影响人的心理情绪,对语言交谈有诱发作用和暗示作用。再次,谈话场合还可以丰富词语意义,使交谈语言含有言外之意。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抓住最佳谈话契机的前提下,必须精心选择交谈环境。
一般说来,触动式谈话的场合以办公室为宜,这是因为办公室常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这种场合,师生关系次第分明,即使对学生提出直截了当甚至是严厉的批评,学生也不会产生反感情绪。温和式谈话,可以在室外进行,因小桥流水、长椅绿荫,往往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美的感受,有利于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也易于接受教师鼓励性话语和较为委婉的劝告。商讨式谈话,以选择学生宿舍为佳,因为学生宿舍有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这样,师生间的谈话可以海阔天空,任意阐发。在这样的环境中交谈,班主任即使有一些不当之言,学生也会谅解。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利用谈话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切忌在众目睽睽的课堂或学生家庭中进行,因为这样做,学生往往会认为是教师故意给他们难堪,有意和他们过不去,而产生抵触、对立的情绪。
三、保持恰当距离
师生间谈话是双边活动的过程,如果空间距离拉得太大,就会造成一道天然“鸿沟”,产生心理落差,使学生敬而远之,以致减弱谈话效果。因此,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应保持近距离,一般不应超过1.7米。这种近距离的交谈,首先能使学生准确地获取教师输出的信息,有利于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产生愉快的体验,乐于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控制住学生的情感,捕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谈话态度、内容和方式,提高谈话质量。
四、巧用体态语言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体态语言)两种方式进行的。著名心理学家梅拉比在实验的基础上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言语+38%言调+55%脸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交谈中所起到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体态语言即是在语言交际中用以表情达意的人体姿态,它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及手势等。如果教师在和学生谈话时,总是双眉紧锁,严肃有余,活泼不够,就会使学生感到紧张拘束,甚至引起误解,陷入僵局。所以,班主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并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绝对不能侧转身体与其他教师聊天;或边批作业边听学生谈话。因为这些不规范的谈话姿势,无意中均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削弱谈话氛围,破坏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在与学生交谈时,教师的语气应轻柔亲切,音调要适中平和,以形成融融乐乐的谈话氛围。另外,适时地加以手势动作,如拍拍肩、摸摸头等,都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从而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使学生毫无保留地向教师倾吐肺腑之言。
总之,与学生谈话是心的交流、情的升华,讲究春雨润土、潜移默化。只有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和蔼的交流,才会促使学生敞开心扉,毫无保留的倾吐心声,达到谈话的目的。让我们用“心”呼唤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