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作者:张丹平
                                  陕西省华阴市岳庙中学    714200
      摘要:语文课堂是由“教”与“学”共同组成。对于教师来说,教的方式要开放,灵活。教师要采用质疑、讨论、尝试、体验等多种方法,从导入、教法、内容、手段四个方面激活课堂,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兴趣  灵活  情境  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教学理解为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探求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换句话说,语文课堂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组合,不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活”起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活”起来?经过总结和探索,我以为有以下四个方法:
一、导入“活’’。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精心设计导入课,让学生一上课就充满兴趣。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内容感兴趣。”因此,语文老师一上课,不仅要有风趣的语言,而且要有饱满的热情,时刻保持愉快的心境,走进教室就要进入角色,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教法“活”。
    应经常变换教学模式,讨论课、探究课、活动课等多种形式交叉采用,使教法灵活多变。例如讲小说就利用小说特定的历史背景、作者经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悬念,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讲诗歌则配以画面、音乐,从视觉、听觉等
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深刻领会诗歌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内容“活”。
    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因为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不能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把学生所关心的社会动态、科技发展和社会热点话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语文课堂。还可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各种纪念日和节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了解祖国历史、文化,关心祖国建设,放眼世界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四、手段“活”。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科技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有面刺激学生,从实际出发,适当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景,使之受到感染和陶冶,能够较大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学生自身是富有潜能的个体。他们犹如一块乌黑的煤炭,蕴藏巨大的能量,他们需要的是火花。课堂是火花点燃的地方,只有使语文课堂“活”起来,才能燃烧成熊熊大火,使学生从厌倦语文学习转变到喜欢语文学习,这样,语文的整体素质才能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新课程教学技巧》(李建增、韩昭毅主编)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