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古镇小学 715500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被一些问题学生搞得焦头烂额,也会有老师感慨:教一个比教十个还累。这些问题学生我们称他们为“后进生”。这样的学生在哪一个学校里都存在。作为一名班主任深知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做好这些后进生的转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用简单的批评,严厉的斥责等压服式的教育方式往往是行不通的。时间长了,学生会逐渐用一种否定的方式来评价自己,易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我认为,我们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认真分析研究,寻找突破点,在家长和任课教师的紧密配合下,走出了一条“后进生转化”之路,使班级一批“后进生”转化为热爱班级、认真学习的学生。
一、多关心,不歧视后进生。
对后进生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指导,真诚关心,热情爱护,尊重学生,不歧视,不挖苦,真诚地跟他们交朋友,用博大的爱心,激起他们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弃旧图新。
我班学生XXX是做事向来“我行我素”,上课学习没有心思,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可能是由于家里的关系父母之间关系不是很好,经常吵架。但他自尊心很强,我并没有歧视他,而是多方面给予他关爱:作业不会做,个别辅导;有一点进步,就表扬、鼓励……并想尽办法同他家长逐渐接触,拉拢家人和他的关系。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与爱护,进步很快,期末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找“亮点”,多鼓励,因势利导,树立自信心。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以此作为转化的“起步点”。一旦发现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教育者就可以“小题大做”,公开表扬,以此作为他们转化的“立足点”。要像春不吝啬风、夏不吝啬雨那样,不时地夸奖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势利导,用鼓励扬起他们人生的风帆。
班上有位叫XXX的学生,成绩一般,经常欺负小同学,行为习惯较差,但其集体荣誉感强,很喜欢管理要求别人。如何改变他呢?对于这一优点,要大力表扬他,鼓励他;在和他约定遵守学校纪律的前提下,可以大胆提拔他担任班级的工作,帮助老师管理班级。这样他的荣誉感增加,责任心增加,此后逐渐改掉了以往的许多缺点,学习也努力多了。
三、 因材施教
当今的中国的教育处在一个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阶段。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起点低,基础差,差生多。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上大学,但一定要有一技之长,能顺利完成义务教育,成为合格的人才。因此,我把学生分成三类: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抓两头,促中间",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当面批改他们的作业,又组织学习小组,让好的帮助差的,共同提高。此外还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并让学生交流学习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积极为后进生准备条件,点燃他们的心灵之火,能自主学习。我们还要用别人的好成绩,好习惯,好行为去影响和感化差生。我们的班里有几个学生的作业写的不够认真。于是我就挑了几本好作业给他们看,还自费买了几本书给他们,希望他们能进步更快。
四、反复抓,坚定信念。
后进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他们的进步总要经过一个“醒悟——转变——反复——稳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于一部分后进生我在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下反复抓。预见后进生反复地时间,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帮助他们走出低谷。既要允许其反复,又要鼓励其进步。反复抓,要求教育者在后进生有进步时不能陶醉,在后进生旧病复发时不要灰心丧气,要坚定信心,抓住他们的悔过心理,继续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不断地激励鼓舞他们。
五、取得家长支持
学生在校时间只有每天的7个小时,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所以要想学生进行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要使家长重视这项工作,所以首先是和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电话联系、家访、来校等方式,每周与家长联系定期交流学生在校情况,指出优点、缺点。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等状况这样做到互通信息,全方位的了解学生,这是帮助后进生转化的基础。
总之,转化差生是一个复杂辛苦而有漫长的过程,一夜之间就把差生转化成好生是不可能的。会有一些困难和误解,还要讲究方法和艺术。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不管怎样,只要教育得法,只要我们有信心、爱心、恒心。加上我们的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