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勉县驿坝小学 724200
班级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早在上个世纪前叶就开始了。时代的变迁,推动着多种形式的班级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活动。这正是因为人们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班级管理对于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说学校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那么同样可以说,班级教育的关键是班主任教师。所以,作为在教育一线奋战多年的我,就不能不注重班级管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有关班级管理的策略、方针以及实施方案尚无新招,仅此就班级管理的作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班级管理的地位
 既然是班级教育,就应该有一个“在我这个班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班级教育目标。因此,就应该有一个理想的学生形象,如果作为班主任教师心中没有班级教育目标,那么可以说是不称职的班主任。
实现班级教育目标有两个条件:一是正规的课堂教育,
二是课外活动。正规课程是按目标——内容——方法的公 班级目标
式有一定的系统和结构。而我的观点是把正规课程和课外
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班级管理为基础,使班级教育的
公式成为目标——内容——方法——管理的系统和结构。
 (如图)
二、班级管理与班级指导的关系
班级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班级管理并没有专门安排时间列入正规课程
因为班级管理工作应该随时随地、机动灵活地进行
而且班级管理不是作为正规课程来安排的,在教学大纲和指导书中都没有规定必须进行班级管理,所以,这项工作教师可以不做。尽管如此,班主任老师还是努力去做这项工作,这是因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完成授课任务,使学生健康地向成人方向发展。
在正规课程中,专门安排一定时间作为班级指导的时间,这种班级指导主要是调整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其意义而言,班级管理与班级指导的内容很接近。但是,二者之间又有严格的区别,不能互相代替。因为班级指导排在课表中,有专门的时间保证, 是一门非上不可的正规课程,但班级指导的时间很短,要完成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教育计划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进行班级管理。
三、狭义、广义二种意义的班级管理
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班级管理,可以说,这是一种具有创造条件的机能和作用的事情。创造条件,就是为了使教师授课成功,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切实达到造就人的目的。
授课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觉得是否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正常的朋友关系,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备;
3、教师的为人处事甚至人格上存在某些缺陷。
目前,仍有学生逃学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同学关系不好;二是对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抵触情绪,从而悲观厌学,丧失学习信心。所以,我是把调整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做一种集体管理的。
从广义上说,班级管理的作用是从总体的方面来计划和进行班级教育。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把焦点集中在授课的内容和艺术上,而应该是对授课内容和方法周围的有关事情进行综合计划,统一管理。比如,各科教学的进度以及各科代课老师对学生的看法,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师生教学生活中的合理需求等等,都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关心的事情。
四、班级管理的双重性
前面谈到的班级管理的特点是创造条件,那么,班级管理搞得越好,则收到的指导效果就越大,使学生能够消化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授课的指导目标,进而达到切实造就人的目的。从这个角度看,班级管理起到了间接地促使班级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作用。
班级管理对班级教育目标的实现还有直接的作用,这就是在课内课外活动中,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接触中,促使学生互动互勉,相促并进。有如课内的智力竞赛活动,体会情景,动手描绘画面等活动;课外的兴趣游戏活动,文艺编演活动等。也就是说,通过班级管理,去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茁壮成长,从而培养出理想的时代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