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之我见--作者:杨洪林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跳蹬场中学  561001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由教与学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活动必须是教育对象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理解掌握运用课本知识,发掘潜能,提高能力,以达到个性和谐发展。教师是教的主体,通过教师必要的、及时的、准确的方法指导使教育对象快捷、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中学政治课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指导行动。因此,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自主的、能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然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过程往往是从教师如何教,如何应付考试来设计的,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适应考试的需要,而不是教师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学。尤其在我们农村地区,政治课堂几乎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的学习活动严重缺乏自主性和主体性。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呢?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在就是希望自己是有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的强。”因此应该贴近学生生活,重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标。中学生个性活泼,好胜心强,渴求自主,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尝试。随着社会信息量的剧增,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沉闷、呆板的书本知识学习和封闭、单一的学校生活,而是极其向往大自然,向往成人的生活,有较强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因此,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认识规律,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思考、分析、议论,主动认识社会现象,领悟正确观点,解决思想问题。教师要完全放开手脚,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改革,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究
1、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课堂讨论,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立足书本知识,洞察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讨论实际问题,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一活动中应体现学生认真自学的过程,有一个收集材料、了解社会的过程,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2、组织演讲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演讲活动要借助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热点来展开。一是课前演讲,要求学生关心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并做好报摘文摘,把摘录的内容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前交流。二是结合社会热点演讲,在学习《公平合作》时,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公平,如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三是结合本校或者当地社会情况演讲。演讲完毕师生共同点评,允许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进行调查访查,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也得以不断拓展,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生活及教育”和“教育及生活”的融合,才能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研究,将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显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机的引入课堂学习中来。如在教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要求学生主动调查本班同学及家庭年收支情况,并进行交流。调查的数据、照片等信息资料来自学生生活,体现了真实性,增强了教材的可信度,学生感受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采取以学生手中的资料为本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才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学有所获,让学生学会比得到金子更重要的“点金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引导正确思维,进而实现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提高教育效果。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