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怎样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想象力--作者:杨敏
                           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古镇小学   715500
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素质,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于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低下,甚至出现错误歪曲的想象,从而在阅读教学中对知识的理解存在着极大的困难,不能很好的领略文章的美,感悟作者的意。因此,作为低段的老师,应当充分认识理解学生想象的缺陷,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采用各种手段,发挥他们感官的代偿作用,培养其想象力,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教给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办法。  
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样去想,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联想的办法。具体的方法有:相似联想,即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出发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事物。如由在戈壁滩挺立的白杨树联想到边疆建设者;由凌霜傲雪的梅花联想到顽强不屈的革命者。相关联想,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关联的事物。如由鲜艳的红领巾想到烈士的鲜血,想到革命事业,自己的职责;由种树联想到育人。
  二、运用延伸相关知识启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语文知识、课本知识与生活、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利用这样的联系,把相关的知识进行延伸,启发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和想象,就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用自己身上的汗毛变出无数个小孙悟空,从那时起,人类就有了克隆复制自身的幻想。
 三、扩展课文,激发兴趣,引导想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动力。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引导他们根据要求进行想象。但凡孩子都喜欢故事,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阅读课上,我常常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扩展课文,续说故事,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如在教学《月球之谜》时,我就让学生想象当水藻置与月球的土中时比在地球的水中更鲜绿可爱,那么鱼到了月球的土中会不会游的更好呢?这一下,学生可兴奋了,无不想象可能的结果。有的说,鱼会活得很好;有的说,鱼会死掉;还有的说,鱼会在月球的空中飘。虽然,学生有的想象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创造思维也得到了提高。
   四、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再造想象
    活泼、有趣的表演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直观形象性,是帮助他们进行再造想象的好手段。例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时,我引导学生表演出蒲公英开花的样子,在教学《惊弓之鸟》时,我让学生伸出两只手,练习射箭的样子,体会更羸射箭时的那种自信。因此,在教学中,我就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有了这样的体验,文字的描述就变得直观形象了,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也就易于理解了。由此可见,这样的表演不仅有助于老师突破教学的难点,而且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了新形象,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根据课文的描述再现其境、其景,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
五、用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写文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作文最能激发和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体现其创造力的一种训练方式。但令人悲哀的是,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有二:我们没有引导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我们没有设计出好的题目,给他们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这两年来,小学语文教材有了新的突破,《假如我会克隆》、《未来的……》、《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一个个多么好的题目。 让学生的思维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里纵横驰骋,浮想联翩。
通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我班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不过,培养低段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每一个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挈机,营造氛围,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联想的条件,善于给他们设计些情境,使同学们能在阅读中展开丰富多采的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读出乐趣!

发表于:2015-10-27 15:14:02
老师写的很好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