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城关镇五里铺小学 726300
摘要: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培养创新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 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他们的创 造能力才得以发挥。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点燃儿童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把教学活动变成 “活跃”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思考,诱导学生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以创造者的身份投入到设置的课堂情境之中,为学生提供开放性敢想、敢思的创造性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充分的激情飞扬,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坐井观天》一文时,我设伏疑问: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到井沿上,它看到了什么? 同时组织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表演。又如教《鸟的天堂》一文时,学生根据文中对大榕树的描写,我让学生边读课文内容,边理解文意,边创造一幅图画,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牛顿从观察苹果自然落地到创立地球的万有引力,可谓是世界 级创新精神的人。凡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一定是好奇大胆、进取、顽强、勤于思考的人。这就是创新型人才独有的性格。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性格,时常用科学家敢于向传统学说挑战,如伽利略的“太阳中心说”等等事例,鼓励学生、解放学生的手,让他们敢写;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敢说;解放他们的脑,让他们敢想。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胆量。通过朗读,复述文意,口头作文,讲故事,演讲比赛,课堂辩论等形式,皆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说出自己的独特体会,独特感受。鼓励学生逆向思维,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迷信权威,教师、书本,敢于从确信无疑的结论中发现破绽,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三、激疑问难,诱发学生创新思维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创新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要创新,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而要发现问题,就要有质疑习惯,质疑问题的本身就蕴含思维火花。因而,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教师要善于质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迷布的阴云中,豁然见到一片蓝天。但往往由于学生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 质疑,投石激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
如在教《鸟的天堂》一文时,有“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句中两次提到“乌的天堂 ”,学生朗读时在眼前一晃而过,这时我启发学生质疑句中的两 个“鸟的天堂”是同一个意思吗?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四、激发学生敢于想象,放飞学生创新翅膀
想象是 “创新”的翅膀。人类的想象过程,就是一个创造力发展的过程。谁的想象力得以开发,谁就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然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要凭借教学内容为载体来构建教学体系,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拘一格去遐想、去幻想、梦想、联想、假想、哪怕是荒谬的设想。也是对学生想象思维的锻炼。拓宽想象,学生的思维才有“创新”的灵感,创新的翅膀才会高翔天空。
如教《草原》一文时,我和学生一起找了几幅壮阔锦锈的草原风 光课件图片,先让学生直观欣赏草原的迷人景色: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轻轻流入云际。再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草原上会出 现的各种声响:叭叭的鞭子声,得得的马蹄声,哞哞的牛羊声。在这声色交融的图画里,我还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这时你和作者一起骑着 骏马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扬鞭驰骋,你会有什么感受?通过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想象因素,使学生能够深刻领略到草原优美风光。
五、内外延伸,拓展学生创新空间
学生在课内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局限,课本以外的多彩生活,也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课外生活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源头 活水,教师应不失时机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如春秋时季,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带学生到山坡上,到田野里,
到小河边等有趣的地方,让学生寻找春秋的气息,从中体味大自然的美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吸取素材,由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亲自经历的事情,会有更多的话要说,有丰富的内容可写,同时也领悟到大自然的绚丽。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只 要我们不断学习,更新理念,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育就能真正的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