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作文命题应遵循“真、新、广、深”四字原则--中学作文教学点滴谈--作者:赵长义
                             陕西省武功县普集街初级中学        712200 
    长期以来,“空、大、偏、难”这种古老的作文命题方式一直困扰着中学作文课教学。这种命题方式,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它不仅给教师的命题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也禁锢了学生的多向思维,抑制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就要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方面入手,从这一不合时宜的误区里走出来。探索出一种能够适应学生智力发展,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好的命题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化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在多年的作文课教学中,我经过多方面的反复实践,认为作文命题只有遵循“真、新、广、深”四字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遵循“真”的原则。真,就是真实,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源泉,没有真实感,文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出身于不同的家庭,各自的阅历又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命题时,就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拘泥于一些偏题难题。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抒写自己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机会。给他们酿造一个心情愉悦且能真切展现自我,尽情倾诉心声,充分表现才华的精神环境和写作氛围。而这一环境和氛围的形成,正是基于生活的真实。学生只有写了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才能将自己熟悉的人,经历的事,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逼真地、形象地再现于读者的面前。命题时,教师应全方位的斟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话可写,有情可诉,这样,学生写起来就会轻松愉快,得心应手。可以先给学生拟定作文的范围要求,写作的方法,表达的方式和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然后让学生自拟作文题目。比如,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学生们兴冲冲地回到了学校。在作文课上,我用这样一番话,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在新春佳节里,你接触到了许多的人或事,也亲临了许多感人的场面,你能把其中的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或某一个场面真切地再现出来吗?”学生们听了后,个个脸上呈现出了激动兴奋的神色。接着,我又作了一些要求和提示:“写作的时候首先要表现出积极的、有进步意义的主题。其次,描述要生动细致,感情要真挚细腻。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一些修辞手法。写场面的时候,还要做到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选择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场面去写,并自拟一个适合文章内容的题目。学生们有经历,有题材,一个个驾轻就熟,思虑泉涌。有几个写作基本功好的学生,竟然只用了四十分钟,就很轻松地完成了作文。作文交上来后,我看到了学生们自拟的作文题目,真是多姿多彩:《爆竹声声》、《贴对联》、《团圆饭》、《赴庙会》、《耍竹马》、《看社火》、《闹洞房》、《能人张乐乐》等。学生们不仅真切地再现了自己熟悉的人、事、或者场面,更重要的是写出了真情实感,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篇篇生动感人,让人爱不释手。
     二、 遵循“新”的原则。新,就是新颖,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施语文课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作文课教学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艰辛的漫长的重大工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极为重要的。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关键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给学生一个新奇感,而新奇感一旦产生,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及写作的兴趣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得到升华。因此,在命题的时候,我们要尽量体现一个“新”字。只有“新”,才会吸引学生,让学生犹如进入一个别具洞天珍宝满目的崭新世界,在这样的美景之中,学生才能尽情的徜徉,获得令人赏心悦目的奇珍异宝。在一次作文中,针对一些学生学习上没有动力,上劲心不足,我命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其实,我真的挺棒》,这一题目,就很有新奇感,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连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平平、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在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中选择出一、二件“闪光”的最能体现自己“挺棒”的事例来。而且许多同学在文中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读后让人耳目一新,使许许多多、实实在在、呼之欲出“挺棒”的中学生的形象屹立在读者的面前。
     三、遵循“广”的原则。广,就是广泛,宽广。作文命题面要广、要宽。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所命题目适应所有学生的写作,二是指命题角度要从多方面考虑。学生一旦看到题目都能愉快轻松地搜索到适合自己写作的题材。而要选择适合自己作文的题材,就应让学生的思想长上翅膀,展翅奋飞,在自己经历的海洋里翱翔。命题时,教师就应仔细斟酌,既要使作文题目言辞新颖,言简意赅,吸引学生,又要使作文题面广面宽,适应所有学生的写作。在一次作文中,我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将自己的人生观展现出来,就命了这样一个文题《人生究竟是什么》,让学生们写。学生们经过深思熟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从多方面展示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有的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事业);人生就是万绿之原的绚丽花朵(希望);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那双橹(奋斗);有的说,人生就是一杯乏味的白开水(无聊);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困难);人生就是吞食一切的血盆大口(贪婪);还有的说,人生就是那黯礁中行进的船(挫折);人生就是那只断了线飘摇的风筝(失意)。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同时,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论据,对积极向上的人生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对消极颓废的人生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再通过作文讲评,使学生们明确了树立积极向上人生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自己的人生航程上将永不停息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四、遵循“深”的原则。深,就是深邃,深刻。文章讲究主题深刻。深刻的主题,能给人留下一个永久难忘的印象。命题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文题的字面含义,更要挖掘它内在的本质的深刻含义。只有挖掘了它的深刻含义,才能使人有一种深入骨髓,刻骨铭心的感受。命题前,教师首先要对所命题目进行精心的设计,反复的推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挖掘出题目蕴含的深刻的内涵,做到胸有成竹;其次,还要给学生做一些合理的适当的提示,广开学生的思路,触类旁通,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投“一石”而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再次,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不要一味地追求文体的单一性。只要学生能够从题目或所选题材中挖掘出其深刻的思想蕴含或使所抒感情能得到高度升华,就体现了文章主题求“深”的原则。在一次作文中,我以《十字路口》为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作文写成后,我发现一部分同学写成了记叙文。其思路大都是:由生活中的十字路口,色彩斑澜,让人无限留连,进而上升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更是充满了荆棘危险,让人无法判断,而任何一个十字路口都是对人性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人生的历炼。另一部分同学则写成了议论文。其论点大致是这样的:生活的十字路口让人徘徊不前,而人生的十字路口更是让人担心震悍,但无论站在哪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都要冷静的思索,认真的分析,精心的选择,才能真正找到一条通向美好明天,绚丽多姿的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新课改,就必须抓好作文命题改革这个关键环节。按照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在作文命题时,遵循“真、新、广、深”四字原则,特别是要将这四字原则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新课改教学落到实处。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