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平塘县鼠场乡新岗小学 558304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教师的数学教学必须贴近生活
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根据数学现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动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
今年我校的教研活动,我校的唐守银老师执教的“求平均数”就很好地贯彻了上述理念。
一、设置生活问题,激发兴趣
通过分组一分钟拍皮球的游戏,让学生感受数学课的轻松。学生和教师共同做,学生拍,教师记录,让学生彻底忘记课堂学习的紧张,轻松的学习,做到了玩中学习,学习中玩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鼓励学生运用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师:拍皮球的成绩如下:第一组11下、第二组13下、第三组10下、第四组14下,谁知道平均每组拍了多少下?
师:你们自己想办法。
生:采用移补法,也就是从第二组拿出1补到第一组,从第四组拿出2补到第三组,然后每组都一样多了,也就是都是12下。
师:真不错!看来你是一个肯动脑筋的孩子。
师:这种方法能运用到全部吗?
生1:能。
生2:不能。
------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得出结论:不能
三、根据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自己提问
教师把刚才的数学信息板书:第一组11下、第二组13下、第三组10下、第四组14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指着黑板上的数据)
生1:哪一组拍的最多?
生2:哪一组最少?
生3:一共拍了多少下?
------
师:看来同学们真行,自己会提这么多问题,老师为你们鼓掌(鼓掌激励学生)。那么你们能根据你们的的问题去自己解决吗?
四、根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师:同学们真棒,一下就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小组里面商量。
学生投入了积极的交流学习之中,大概过了一分钟后,其中还有一个同学发现了一个新奥秘,举手发言。
生:我把它们的个位加起来是8,十位是4,就是48.(随机板书)11+13+10+14=48
师:你真聪明。
师:嗯,这样啊?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因为个位的8代表8下,十位的4代表40下。
师:这道题完成了吗?
生:还没有,只需用总的除以组数即可。(教师相机板书)48÷4=12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求平均数”,同学们都很积极,现在我们共同总结一下方法。
学生: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师:用怀疑的眼光看同学们,你们大家都觉得是这样吗?(全班同学都回答是)看来同学们真聪明,善于动脑筋,还发现了奥秘。为自己鼓鼓掌吧!
五、拓展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节的拓展课,唐老师布置学生回去计算本组中每一家的人口平均数。(因为都是农村的孩子)要求自己采集数据,自己编一道数学问题。下节课上课之前,来考考你的同桌,相互交换。学生很喜欢本道题的设置,因为他们把它看作一次活动而不是一次作业。
纵观这节课,唐老师采用了从生活中来,又延伸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想,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把学生带到实际的数学问题之中,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