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洛川县凤栖中学 727400
【摘 要】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以及教学质量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还难以真正迈出传统教学结构的束缚,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兴趣、和谐关系、有效提问、时政热点、多媒体教学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以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还难以真正迈出传统教学结构的束缚,几乎仍是如出一辙的环节:复习—新授—训练—小结—作业,灌输知识仍是课堂所要达到的目标,还难以体会到课改的气息。正应那句老话:穿新鞋走老路。所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是当前课改中迫在眉睫的关键。根据平时的教学体会,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的一种内驱力,是学习的源泉。浓厚的学习兴趣会变成巨大的学习动力。达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的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形式。我们教师可以生动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和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作用,它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 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告诉我们,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任何游离于情感之外的教学活动都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始终要充满热情,充满关爱,让课堂充满吸引力。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要积极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教学相长。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始终处于“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这种“以师为本”的理念下,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是成为在有限的时间记住有限的课本知识点的工具,至于主动探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欠缺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到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而不是颐指气使,“横桃鼻子,竖挑眼”的,只有我们给予学生应有的平等和尊重,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潜化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才能。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帮助学生,要多采用表扬激励的手段,要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融为一体,积极参与他们的讨论,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后进生时,教师更要关爱他们,力求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三、进行课堂有效提问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学会教学课堂的有效提问。以前听过一些老师的课,满堂课都是老师在提问,学生在回答,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动起来了,而实质上是无效课堂。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很多问题的提问是无效的。我觉得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课堂提问,首先要想到以下几个基本问题:我所设计的问题难度如何?由怎样的学生来回答?你想让学生注意的是什么?收获是什么?你要以怎样的方式提问,要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不是觉得枯燥无味?你要提出怎样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综合能力等。在思想品德课堂的提问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思考,而同学们是动手不动脑。作为学生来讲,翻书似乎是一个习惯性动作了,特别是担心老师问到她,所以赶紧看书。这说明知识掌握的不透彻,心里没底,看点书上的内容应付一下老师,以避免站起来什么都不会得尴尬局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更正的话,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并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感。并且我认为看完书才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这样的回答是无效的。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这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摸索和尝试,对此我认为课堂提问应该尽量避免直问直答的提问,要给学生一些背景材料,设问上要有些灵活性,既可以把课堂教学的问题与热点问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设问;也可以循循善诱,步步设疑;还可以设计新颖别致,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这样既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回归教材的能力。
四、 可借助时政热点来延伸教材
思想品德课是时代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其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滞后于时代。更何况当前中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兴趣非常广泛,对国内外诸多“热点”问题,喜欢了解,更喜欢评论。这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课文内容恰当选材,借助时政热点、国内外新闻,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既有说服力有又增加了吸引力。学生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从而取得学生的共鸣和支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学用结合的原则,向学生阐述与思想政治内容有关的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进党的方针政策;引进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新问题;引进社会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用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观察、思考、认识身边社会实际的热情,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运用多种媒体教学
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政治课,变成非常喜欢政治课。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效果也就更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活用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