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从提高人员素质,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公正,提高公务员中人才的含量,善于决策,使公务法制化,防止腐败,提高效率,进行创新等方面论述搞好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服务,政府,人才。图书分类号:D63
服务型政府是我党我国几代领带人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政府目前的工作要求。搞好服务型政府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广泛,重要的意义。如何搞好服务型政府建设,应从一下方面着手。
一: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高政府职能,加强工作效率要从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上着手。政府是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机关,政府工作人员应把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作为其素质的主要内容,从工作态度上不断提高,这实际上是把政府工作人员从一般人员上升为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从古到今,“学而优则仕”,政府的工作人员相对其它部门在德才水平上都比较高,即是人才。因此,工作上也要按人才地要求去做,树立为人民服务,树立责任观的良好品德,从业务上不断提高自己,树立正确的功绩观。这样从人员内因,素质上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务中发挥表率带头作用。而实际上我国的公务员中,收录的人员都是从大学生中挑选的很优秀的人员,也就是人才。因此,在工作中会发挥出其优秀才能和品质,作出较大贡献。
如今,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实际上是我们在选择公务员和领导人员时,没有坚持人才标准。所谓人才即是德才都要具备。许多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异常才能,但是,其品德不够,利己主义,贪财好色,这些人失去了德,不是人才。我们在选拔官员时,一定要坚持德才标准,不能忽视德。因为品德是很难量化和测试的,因此,容易被一些人员的才学所取代,最终失去人才的标准,成为违纪和贪污腐化分子。因此,从公务员政府官员地选拔中就应德才二者并重,不能忽视德。同时,品德在其后地成长中要不断地教育,培养和提高。事物都有可能变化,而作为人才的标准是不变的,任何时候都要有德才标准,二者都不能放松。因此,品德在随着才能提高时,也不能忽视。要建立领导干部公务员人才观的长效机制,即从一开始是人才,到达死亡时,还是人才,这样,才会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腐败和各种不良现象发生。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国家提出服务型政府,提出政府要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人员更应重视人才要求,加强德才训练,从德上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从才上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服务型政府就是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应把审批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就业等全面纳入服务型轨道。服务型政府是透明,公开,公正,高效,廉洁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公民发展地需要。随着社会地发展,公民的自身素质地提高,公民对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及为不满,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推委扯皮,效率低下,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极为不满。因此极力要求实行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应把为民办事,为民谋利,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各级政府要探索富民之路,把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府成败的标志。服务型政府是一个透明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一些重大型事件涉及政府官员,官员不在是太平官。
服务型政府指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政府的各项活动都是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因此,有必要实行公开。同时,政府公开也有利于群众鉴别领导者的能力和水平,以决定选择领导者的去和留,这也是群众分辨领导人才的一种方法,使真正有才的领导留任岗位,为人民谋利益,也实现领导者真正为人民谋利益。服务型政府有助于政府管理者转变脚色,由过去管理各个具体职能转变为政策研究和制定。随着市场经济地发展私营经济地壮大,各企业,各经营者自己决定自己的经营状况,政府管理者应是立足于市场之上的高水平领导者,从事政策地制定,协调工作,应是高水平人才。服务型政府还可以杜绝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风,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与民众沟通,民众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发布在网页上,这样可以直接与领导者发生沟通,有利于领导者决策和制定政策。这从人才学工作上是体现了人才的被监督性,有助于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服务型政府,体现了为民众服务,以人为本的观念和行为,这使得政府行为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政府就是为民服务,带领群众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政府如果不以人为本,当官作老爷,就没有群众基础,就没有人支持,自然较难以完成目标和任务。古语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从古到今人们都知道这一道理。服务型政府使政府更加便捷地为民众服务,把政府工作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
三:服务公正,提高公务员人才含量。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社会公正,权力公正,使社会政府活动在科学合理的条件下进行,才能实现服务。因此,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要高,要 科学、公正、正确就要由人才来完成,低素质,低水平的人员是难以完成上述任务。同样缺乏道德的人员,也是难以实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的,这些人都不是人才,政府应从社会中选优,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来为政府工作,从而实现服务型社会的目的。
服务型政府要实现即高效服务,有费用最低的目标,自然对领导者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只有大量的人才加入管理者队伍,才能实现高效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走过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没有实现服务型政府既高效率,有节能开支的目标,主要是政府工作人员不全都是人才,不能科学行政。原先解放初早期工作人员,政治思想好,但文化水平低,出现了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这些人没有较好的办法提高工作效能,盲目增加人员和岗位,降低了效能,增加了开支。另一种是改革开放后的工作人员,这些人中有一些学历较高的人员加入了公务员队伍,但由于品德不过硬,不是从服务意识出发,而是从个人喜好和个人私利出发,为某些人员增岗位,开路子,结果出现了膨胀——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现今我国公务员素质比以前有所提高,但要从品德和才能上要更加高要求,严要求,才能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才能实现清除机构膨胀的怪圈。
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了行政问责制,实际上,实现服务型政府,让更多官员,公务员接受群众监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有能从中选拔优秀官员,是一举两得的事。
四:善于决策,提高效益。服务型政府要完善决策机制,引进专家学者对决策的咨询,使政府工作决策在科学的范围内进行,防止决策失误。实际上是在领导决策中引进了人才决策机制,用更专业的人才咨询来促使行政决策科学化,进而促进为公众地服务。
实行服务型政府可以扩大信息。政府为民服务,扩大信息交流,与各地群众沟通,有利于政府决策,也有利于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行。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一个好政府就要开门,就要信息沟通,才能提高效率,办事有方。政府要向社会和各人才机构收取信息,提供促使发展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促使全面发展。
服务型政府要把政府工作实绩的名和实结合起来,既要看工作名分,也要看实际,看实际获取的效益,如果只看GDP的增长,忽视其它效应的短期行为,就不会为社会服务,就会失去民心。
五:领导工作要合理化,合法化。服务型政府对领导来说就要为群众服务,不能欺上压下,当官做老爷,压制群众,不能把当官看成是捞取不合理收入的途径,政府不能报喜不报忧,不能互相推委,扯皮,不作为,信息不畅,程序不畅。
要实现服务型政府,就要将其行政领导职能服务化法制化,通过道德约束,法制约束来实现服务型政府。行政领导要进行自身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取消当官作老爷等腐朽思想,同时对服务型行为给以奖励,表彰,这样可以持久地开展服务型政府活动。服务型政府就是政府由暗箱操作走向透明化。服务型政府就是政府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工作,就要公开化,透明化。公共服务应是有目的,而不是盲目的,减少民众与政府地冲突。政府应减少俗性,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公民在参与政府管理过程中,要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众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封建思想严重,把政府官员当作老爷看待,实际上,官员也是一种服务,只有广大民众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会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政府应切实关心民众生活,切实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群众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实现服务。在企业中,转变职能,调整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发挥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的作用,搞好服务型政府。在农村,就要解决山区农村出行道路问题。山区农村道路水平低,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就要求政府从实际之中给以解决,政府建立山区综合服务机构,解决山区民众的实际生活,生产困难。
六:政府应重塑形象,防止腐败。从政府自己本身来讲,要教育和保证政府官员内心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思想,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人民。服务型政府要求民众积极参与政府实际活动中,才能实现政府对民众地服务。重塑公众与政府的形象。要提高公务员自身素质,变万金油成为有专业色彩的公务员。政府从转变职能入手,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强化民众参与意识。只有政府强化了民众参与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公民服务能力及要求。构建服务型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彻底放弃官本位思想,树立为民众服务的思想。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要“小政府,大社会”,弱化政府“看的见的手”,强化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服务型政府还要防止权力腐败,使政府权力在人大、政协、司法、政府内部、社会公众、新闻舆论及法律地监督,对政府形成监督合力,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要强化公务员队伍,严把公务员入口,提高公务员素质。加强业务文化学习,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服务型政府就要重视群众,切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打牢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根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反映民愿。在作决策,办事情时,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一切依靠人民,就是所有社会发展都要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之上,为民办事,为民谋利。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府的首要职责。服务型政府,要求是民主的政府,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民通过正常的渠道参与国家管理,表达自己的意愿。服务型政府是责任型政府,政府要对群众的各项事务负责,要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群众负责。一个政府的腐败,则是对人民利益地侵害。一个政府的低效,也是对人民利益地侵害。要提高公民地参与意识,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加强服务型政府 建设。
七:要服务于人民。公共服务职能也体现了国家公平与正义的职能。公共服务是人民的长期期盼。服务型政府要使公民对社会的满意度为标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邓小平管理就是服务,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劝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都是蕴涵着服务型政府的内容。政府应遵守诺言,不出尔反尔,增强政府的诚信力,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政府的权力是为人民的,不是谋私的手段,不能因为权力而发生勾心斗角,彼此争夺的现象。服务型政府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彻底取消唯上,听从上级命令的庸俗做法,而要服务于人民。服务型政府是方便国民,为民排忧解难,为民提高办事效率的政府,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加快政府建设,完善政府财政体系,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放到公共服务领域,把资金投放到基层,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增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政府由经济增长型政府转向关心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把老百姓关心的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解决好。实行服务型政府可以让民众的社团把分散的民众组织起来,参与公共事业地管理工作。
八:政府要创新服务。服务型政府在新时代要变成一个能为社会各界层不断创新的政府。创新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政府应变成为各部门创新服务的政府。政府应提倡员工地创新创业精神,对创新,创造性做法应给于一定地奖励,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给员工创新的时间和机会,场所。如有的单位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等,创造一种环境,提高创新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创新可以直接带来收益,也可以提高效率,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跨越发展。社会地发展并不在于如何坚持墨守陈规,而在于如何去创新。政府就是带领服务于每个人,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促使社会发展。政府应在人、财、物方面,倾向与创新领域,鼓励创新项目,支持创新人员。政府在考核,检查部门工作时,应突出检查创新这一项目,对有创新的单位,给于奖励。政府支持创新活动,才能变成服务型机关。政府不是具体职能部门,不能管的太细,而应把大权放之于具体职能部门,支持部门地创新活动,实现真正服务。
服务型政府要求创新,创新是一种科学行动,具有严密性,并非一知半解的“万金油”式的干部而能完成的。象我国发生非典,发生煤矿不安全事故,发生婴儿奶粉中毒事件,都是没有按科学、严密、创新的思想工作,违反原则而造成的,这些不但对人民没有服务,而且还造成了危害。因此,服务型政府在创新时,更要注意科学思想,进行严密地科学工作。服务型政府要提高政府官员素质,政府工作人员要以高质量,高品质,高水平的人员去从事公务,才有服务意识,才有创新,才能消除不危害人民的行为。
政府决策要民主化,政府不能是独裁政府。政府要为民服务,代表人民利益。在决策时,就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只有集思广益,扩大民主,才能创新,实现为民服务。
主要参考资料:
1:王世雄 张家港市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调查和思考 《唯实》2008.1
2:冯润宇 解决山区农民“出路难”的公共服务路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3:陈 果 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电子政务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刘宁宁 迟福生 杨 坤 民生事业发展,服务型政府建设与辽宁全面振兴 《辽宁大学学报》2008.1
5:徐 彬 张英魁 公共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我国政府自身建设研究 《桂海论丛》2008.1
6:李之洋 王 震 我国公共管理建构的政治本质,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民参与 《湖北社会科学》2008.1
7:王卓君 和谐社会与构建服务型政府 《中国行政管理》2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