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晴隆县第三小学 561400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这既源于炎黄子孙对知识的渴望,更源于人们对“老师”这一神圣职业的信任和尊重。作为一名老师,其责任不仅在于教学生有关的知识。帮助建立和健全学生的性格和人品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重任。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近二十年,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即:五颗心教育理念。在此想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期望共同进步。
一、第一颗心--爱心
毫无疑问,只有倾注满腔的爱心才能有效地感化学生。学生是弱小的孩子,是敏感脆弱的心,更是单纯细腻的灵魂。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对爱的渴望,和对被爱的积极回报。只有当我们真正用爱去对待他们的时候,他们才能真切感受,才能把班主任当成可以信任可以交心的长辈、朋友。
尤其是在对待一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时,我们不仅要在思想和学习上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在生活上也应该积极关注,在其有困难时伸出援手,这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并不会因为学习不理想而忽视他。另一方面也能让他更多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使他们不再对与老师交流有所顾忌,敢于讲真话,有困难时向老师寻求帮助。这不仅让老师更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第二颗心--耐心
众所周知,老师是心灵的建筑师。健全一位学生的思想和人生观就犹如修建一幢摩天大楼,操之过急万万不可。所以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有区别的。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尤其要将耐心放在首位,善于发现学生思想上的些许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若老师缺乏宽容之心,情绪激动、态度粗暴,,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犯错的动机和心理,只是盲目的用体罚代替教育。那么,在这种高压政策下,不仅会使一些叛逆的学生口服心不服,从而加剧其叛逆的思想。而且可能会扼杀一些心思细腻,有改过之心的学生,使他们在一次犯错中埋下阴影,甚至就此走向反叛的深渊。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一颗诲人不倦的耐心。要不怕花时间、花精力,不怕找麻烦。善于发现和表扬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感受你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了解你在关注他们,并不会因为曾经犯过错或表现平平就对其无视。在这种包容、鼓励加鞭策下才能从思想上改变他们。
三、第三颗心--细心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十二分的细心,稍有疏漏,就可能引发大错。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观察。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身体、情绪,多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可以主动接近,也可以从其家人朋友处打听。细心观察学生行为、思想上的异常。
2、多采用个别交流法。在课余时间,不仅和学生谈谈家庭、学习、生活上的情况,还可以谈谈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兴趣爱好等。班主任不应该拘泥于师生的长幼关系,要把学生当成鲜活的生命,平等的尊严,用心、用情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可交流性和可信任感。因为学生毕竟都还年少,缺乏自制力和健全的人生观,容易在环境的冲击下迷失自我,失去正确的方向。所以班主任应该发挥领路人、照明灯的的作用。在适宜的环境下教育他们如何做人、鼓励他们认真学习。
四、第四颗心--不偏心
思想积极,成绩优秀的孩子,无论何时都是受人喜爱的。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往往会造成老师“偏心”的情况。但是老师的职责是把每一个孩子都教育好,而不是让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所以班主任必须在这其中发挥好平衡作用。多跟班上任课老师沟通,多与学生交流,尽最大可能将“偏心”的状况给扼杀掉。或许一些老师并没有存心的使用这种“阶级”制度的管理方法,但是,孩子是敏感的,他们会从你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中捕捉到这些令他们烦躁、自卑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会使一些学习不理想的,所谓的“差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想法。他们会抵触老师,厌倦学习,躁动,孤僻或抑郁。
一个懂得平等对待班上每位同学,懂得协调好班上任课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班主任,是提高班级整体思想和学习水平的关键。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学生,都是教育的对象,他们享有被教育的权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潜意识里急需一场公平的关爱,这不仅对他们学习的提高,甚至心理的健全都是很重要的。
五、第五颗心--将心比心
这一点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很多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者教育方面常常不得要领。学生不领情、不上进、不听话常常让人头疼。其实真正的根源是班主任没有确实的理解学生的想法。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较大,他们身上背负全家人的希望,压力很大。同时他们享受着全家人的关爱,不懂分享,不懂替他人着想。正因如此,他们内心所需要的关爱和理解比别的孩子要多。他们害怕忽视和冷漠。他们本性善良却往往极其烦躁。懂得将心比心,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不总把自己当教育者,当长辈;而是试着以朋友的身份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在你真正了解并理解学生之后,学生也会愿意接受你、信任你。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并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便能成功。足够的爱心是成功的基础,磨石成针的耐心是成功的基本保障,绝对的细心和不偏心是成功的助力剂,而将心比心则是对一个班主任工作的最高评价标准。相信,若能做到以上五“心”,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