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槐树关镇中心小学 723304
在课改一步步深入的今天,能否让山区的孩子在数学课中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乐于学习,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要解决的首要课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放飞思维,畅想一切,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兴趣是很好的老师。
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教师板着脸,满堂灌,一言堂,学生怎能接收你所传授的知识呢。常言道:信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放下身子同学生交朋友,这样他们才能有兴趣,乐意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也才能放飞学生的思维。譬如;开学初,我接手了三年级的,课改新理念提倡大面积丰收,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通过老师传授学习,我觉得学的还可以,可就是少数学生自己觉得学习总是离要求相差甚远,陈思逸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通过调查同桌,同桌说,思怡想向老师讨教,她怕老师批评。知道了这一点,我就主动接近她,找她谈心,他觉得我是善意的,经过多次接触,于是她转变了,她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地调动起来了,她学习的水平也就不断地提升着。竟然在年级考试中获奖了。这一事实说明了兴趣是放飞学生学习数学思维的源泉。
二、善于引导把问题留给学生。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同样强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学生有兴趣很好,适当的诱导促进也是非常有效的,每一堂课前,我深钻教材,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给学生留足一定空间,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最后老师巧妙点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了问题是放飞数学思维的源泉。
三、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早答案。
一堂课好课的标准是:是学生的精彩,而不是老师的精彩,是教会学生的未知,而不是学生的己知,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上,我以教材《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看一看”ˋ“做一做”﹑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让学生自己对问题做出见解和结果。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多样化的算法建立在学生个体独特的计算方法基础上,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可能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看图数数、简单推理等。教师应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搭建平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多种算法,允许学生在感受、体会不同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把自己正确和错误的见解释放出来,通过交流和教师的引导,最后形成自己正确的知识。
因此,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让学生自己在探索过程中找寻问题的答案。
四﹑大胆探索,换位思考,善于提出数学问题。
课堂提问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有效途径,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体现,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教学中实施换位思考,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譬如,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的事情是:有时候下课铃响了,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拖了时间,但下面的学生大多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有的学生在窃窃私语,有的学生在东张西望,更有的学生还大胆的抗议。如果老师只从自己的角度想:我这么辛苦还不是想让你们多学些知识?这样想的话老师的火气就会上来了。尽管他的课上得多精彩,也会为此而降低教学质量。反之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拖堂,那学生有没有时间休息,有没有时间准备下一节课了。这样我们就会理解学生因老师拖堂表现出来的无奈,也不会为学生的表现而生气。 换位思考不但轻松解决了问题,还让自己得到 反思和提高的机会。师生关系和谐了,教学质量也自然会提高。所以,无论是在我们备课或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想着“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想、怎么做,怎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这样我们的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长此以往,师生的关系融洽了,学生也不再因为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后的作业感到厌倦,反而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更浓,积极性会更高,学得也更好。 五、精讲多练抓课堂。
课堂是提供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的认真特点 是由浅入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历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除了关键性的点拨之外,还要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和运用规律就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就在总结规律的过程中慢慢地消化。 要使学生了解精讲的内容,掌握知识的关键,做到举一反三,还要考多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多演习题,使所交内容真正落实到他们身上。如何多练?我的体会是:一要有充足的时间,二要注意习题的类型,三要注意练习方法的多样化,。由于学生智力上的差别,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对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可以多布置习题,并注意给难度较大的习题。对接受较差的学生一般给他们布置些基本类型的练习题。也可出几道,其中夹杂二三道难题,要求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全部完成,差的做七八道即可。同时要经常巡回辅导,注意检查学困生的课堂练习,给他们“偏吃偏喝”。 实践证明,精讲多练的确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的好方法。
总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教好书,育好人,让教改之花春色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