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川县赤光中学 517349
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有时会遇到特殊问题的学生。他们影响大,与集体不协调,给班集体的建设带来一定的麻烦。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学生,我想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采取什么方式批评,如何进行教育为佳,颇有探讨的价值。
实践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在批评教育问题学生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弄清真相
问题学生的表现有: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冲突、或上课故意吵闹,或经常不交作业,或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不尊重师长等等。但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造成的,也有家庭或社会造成的。所以当发现问题学生时,切记主观武断地下结论草率地批评当事者,而要耐心听学生的解释,并“沉”下去,摸清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否则,学生受了委屈,可能造成师生的对立情绪,影响教育教学。例如,有一位学生因父母离婚,上课老是走神,导致学生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在未弄清楚情况下,对此同学大声批评,并说:“你父母都干什么去了,怎么也不关心关心你呢?”使这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对抗情绪,后来班主任了解了情况后,费了好大的劲才好其思想工作。
二、要和风细雨
在做问题学生工作时,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即当他们老毛病重犯时,班主任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气愤的心情,对学生大声呵斥,新账老账一起算,骂得学生狗血淋头。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使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以致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有时甚至还会与人顶撞,让你下不了“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班主任应就事论事,并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采用暗示诱导、侧面教育、个别谈话等方式。心平气和地指其利弊是非,让学生自己认识错误,并引导学生怎样做,给学生制定一些容易见效的目标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师生关系融洽了,工作也就容易做了。
三、要尊重学生
问题学生的自尊心强,自卑心也强,他们更需要人理解与尊重。当犯了错误,他们心理已惴惴不安。这时若当众挖苦讽刺他,就会使他觉得你不尊重他,批评效果会更差。因为他们虽然当面不敢说,背后却会大发牢骚,甚至时常与你作对,不愿为学这门功课。因此,在批评学生之前,要先进行心理换位,分析学生的心理,然后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选择批评的时机和方式,诱导他们的逆反情绪,对抗心理,问题学生才能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如果能够对学生先进行教育鼓励,找出其闪光点,然后再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者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进行,效果则更佳。例如:有一位学生上课老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且经常与周边同学谈话,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班主任多次找其谈话,他每次承认错误的态度都很好,但是一到教室,就把班主任的话丢到“瓜哇国”去了。对这样一个“承认错误,坚持不改的学生,班主任可谓是黔驴技穷了。一次,在校运会上,这位学生虽摔倒,却以顽强的拼摶精神。并说:“XX同学若能把运动场上的那种不服输的精神用到课堂上,我相信他会更加值得大家学习的。”这之后,这位同学违纪现象明显少了。
四、要跟踪教育
教育好一个学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学生经过教育认识了错误,不等于批评结束,可以一劳永逸了。特别是问题学生,他们身上存在的毛病多且较为顽固。今天他答应改正,说不定你一转身,他又故伎重演。所以,作为班主任要进行跟踪观察,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是否真的改正了错误。真的改了应及时对其进行表扬、鼓励,使其树立信心;否则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继续教育,给学生筑上一条思想防线。
总之,对问题学生的批评教育是一门技巧。使用得好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半功倍;使用不当,则会激化矛盾,把事情弄僵,事倍功半。我们都应当朝着前者去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