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柳州市柳城县东泉中学 545206
学习目标:
1.扫清生字词的障碍。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3.体会文中的一片爱子之情。
4.学习本文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背影》是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的一篇著名叙事散文,作者截取了一个特殊而又鲜明的镜头——父亲的背影,来诠释“父爱如山”的真实含义。
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点出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照应背影。接着把“刻画背影”作为重点突破口,通过重点关键词语的品味来体会浓浓的父爱。最后学会用“截取法”(截取一个生活小片段)来表现你与父母之间的情亲。
一.情境导入
1.说说“我的父亲母亲”。(说说在你心中,你父母的形象)
2.父母对子女的爱不需要惊天动地,往往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朴素的话语就能让人终生难忘。今天,我们就来领会朱自清笔下父亲的一个背影,所蕴含的无私、真挚、深沉的父爱吧。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给生字词做上批注。下面的几个词语,你一定会读吧!
簌簌()蹒跚()拭去()琐屑()箸()
2.文章以“背影”为线索,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文章几次出现“背影”?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3.文章四次写到作者“流泪”了,请找出来仔细品味,为什么流泪?
三.合作探究
1.朗读“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2.仔细品味这次“背影”描写中,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这次“背影”描写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父亲”的特点?
四.成果展示
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了吧?请用简洁的语言口头展示你的“探究”成果。
2.八年级了,相信你对好文章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吧,你认为,朱自清的《背影》最成功的地方在哪?
五.拓展延伸
父母养育了你十多年了,爱你、疼你是一定的吧!他们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总有某个瞬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记忆)吧?把它写下来,与老师、同学分享一下吧!
六.课堂小结
谈谈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最大收获:
课题 |
|
教学目标 |
1.扫清生字词的障碍。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3.体会文中一片浓浓父子之情。
4.学习本文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
教学重点 |
1.体会文中一片浓浓父子之情。
2.学习本文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
教学难点 |
1.体会文中一片浓浓父子之情。
2.学习本文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
教学时数 |
一课时 |
导学环节 |
操作过程 |
设计意图 |
知识链接:
《背影》是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的一篇著名叙事散文,作者截取了一个特殊而又鲜明的镜头——父亲的背影,来诠释“父爱如山”的真实含义。
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点出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照应背影。接着把“刻画背影”作为重点突破口,通过重点关键词语的品味来体会浓浓的父爱。最后学会用“截取法”(截取一个生活小片段)来表现你与父母之间的情亲。
一.情境导入
1.说说“我的父亲母亲”。(说说在你心中,你父母的形象)
2.父母对子女的爱不需要惊天动地,往往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朴素的话语就能让人终生难忘。今天,我们就来领会朱自清笔下父亲的一个背影,所蕴含的无私、真挚、深沉的父爱吧。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给生字词做上批注。下面的几个词语,你一定会读吧!
簌簌()蹒跚()拭去()琐屑()箸()
2.文章以“背影”为线索,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文章几次出现“背影”?哪些段落写了?哪些实写?哪些虚写?)
3.文章四次写到作者“流泪”了,请找出来仔细品味,为什么流泪?
三.合作探究
1.朗读“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2.仔细品味这次“背影”描写中,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这次“背影”描写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父亲”的特点?
四.成果展示
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了吧?请用简洁的语言口头展示你的“探究”成果。
2.八年级了,相信你对好文章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吧,你认为,朱自清的《背影》最成功的地方在哪?
五.拓展延伸
父母养育了你十多年了,爱你、疼你是一定的吧!他们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总有某个瞬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记忆)吧?把它写下来,与老师、同学分享一下吧!
六.课堂小结
谈谈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最大收获:
附板书:
点出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照应背影
悲哀的眼泪——感到的眼泪——惜别的眼泪——伤心的眼泪
爱
父亲〈——————〉儿子
爱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
动词:
|
让个别学生讲,2——3人
师小结并板书课题
1.巡堂,个别指导。
2.合作学习,集体交流
3.老师点评,小结
4.板书
1.小组讨论、交流
1.让小组推荐代表回答。
2.让小组点评、纠正、补充。
3.师小结、板书。
1.让学生写。
2.老师巡堂
3.让学生读自己的范文。
4.师生点评 |
让学生容易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渲染气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浓浓的父子情深。
让学生掌握作者选取生活的一个片段,采取多种方法,体现浓浓的父爱
让学生再次巩固本文描写人物成功的方法
学以致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