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槐树关镇中心小学 723304
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我认为制约学生数学成绩上不去的因素很多,这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的,当然智障、特殊学生除外。数学成绩的提高,对于众多家长而言,是孩子教育中最犯难的事情之一,在小学阶段,数学属于启发学生智力的学科,在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孩子快乐学习的大原则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成为家长、学生、学校和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最终落脚点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环节上,只要我们在经验的积累上,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人制教,优差兼顾,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孩子有效的掌握相关的知识,那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兴趣是很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如果在每一节课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数学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重点是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语言的亲和力等等,同时对学困生抱有一种不放弃、不抛弃的坚定信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树立坚定的信心。有了信心就有了兴趣,兴趣就是一种动力。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是他感兴趣的事,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去做。既使再苦再累,困难重重,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始终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学生应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亲自感知教材,通过自学,联系旧知识,初步获得新知识,然后转向运用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在明确目标到当堂训练这个学习过程中,是在教师不断指导以及学生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指导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师生人际互动的情感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自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只有获得学生的信心,才能向学生施以影响,教师应全面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既做良师更是益友,并能将抽象、枯燥的数学融入实际生活中,直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把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和教师默契配合,独立去思考,独立自学,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视、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方向,及时回收学生思维反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学生自学、讨论后,教师讲解、指导应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对待学差生,教师可以根据他自身情况量力而行,特别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突出少“字”多了他不做、应付等于“0”,因此结合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探索,发挥学生最大的动态空间,从而保证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能力。
三、数学课学生要动起来
在一堂课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寻找行之有效的教法,课堂上要精讲多练、多启发,多开展活动,语言要绘声绘色、幽默。课堂上教师有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之前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把设计的这些问题归纳成一个中心问题,给学生留足时间,放开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佳状态。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答。让他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不断升华教与学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做到人人动口,个个动手,同座讨论,小组交流,生生互动的格局,激发学生爱说的热情,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智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课堂上不要求学生过多的拘谨,拘谨多了会制约学生的灵感,留给他们动的空间,让每个孩子说出自己的思路、想法,再让学生们给予评价,教师只需要当好导演的角色就可以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实际就是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尽量去培养学生的一种习惯,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自由辩论,提高学生的自评能力,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总之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要靠教师的主观引导,更重要是看学生如何去学,学的生个性差异决定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感受、发现程度各有不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或深或浅、感受或多或少、发现或有或无,但只要他们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总会有自己的收获,总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动,适时的给予激励。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积极评价。不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肯定其积极因素,倡导个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响应。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课堂上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在学生开展学习成果汇报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意识。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我认为除了以上谈到的,还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理解教材,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为前提;突出主体,扩大时空,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是关键;面向全体,注重反馈,特别关注弱势群体是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