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杨天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永安小学    161005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包涵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创新是人的素质教育方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说,在语文中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初浅看法。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
     我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进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对儿童行为和思维的无畏限制,多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我的母亲》,不少学生写自己的妈妈如何如何好,都到前面朗读自己写的文章,眼看下课的时间就到了,这时候一个小男孩走到前面朗读他做的文章,他念道:“我的班主任杨老师就是我的妈妈,他像……”,还没等这个小男孩读完学生们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因为我是个男老师,所以学生们都说这个小男孩写得不正确。听到同学们的议论,他涨红了脸,这时候我赶紧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小男孩才愉快的走回了座位。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懂得,作为教师,在学生展开思路,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当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成为儿童创造力的激发者。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激发和鼓励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语文教学根据年级的不同,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有效地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
    语文教学要重视探究、发现的环节。如我在教《鸟的天堂》时,揭示题目后,鼓励学生发问:“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叫鸟的天堂?”我又启发学生:“能否据此发现提问的一般方法?”我要求学生根据这样的方法去文中探索、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但确定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根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幻想。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我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出现图画。对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比如,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说说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么做;读了《穷人》,让学生续编《两个孩子来到桑娜家以后》。在读写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四、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加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在平时,我多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务,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平时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写成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把课内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既能提高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这一时代的精神,应融入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血液,并通过我们的沸腾,给新时代的莘莘学子插上创新的翅膀,以让他们飞向辉煌的未来。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