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武功县小村镇仁康小学 712203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长大后就形成怎样的品性。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教育有是基础教育的根基,孩子的习惯决定孩子的明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
学生的行为习惯刚开始都是模仿而来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语言文明、礼貌待人,讲究卫生,教师首先要时时处处做好表率,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人格感染、影响学生。试想,如果一个教师上课迟到,批评学生语言不文明,那怎么要求学生守纪律讲文明呢?不难发现,有的班主任温文尔雅,所带班的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礼貌;有的教师行为散漫,脾气暴躁,所带班的学生纪律性较差,学生打架现象时有发生。
二、 要从点滴做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结合实际,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细心观察。如果发现一个学生随手乱扔纸屑,不但要及时制止而且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看起来虽是一件小事,但不可轻视,让学生仔细想想,如果每个同学每天都在清洁区乱扔一次纸屑会怎么样。如果你是打扫卫生的同学,心里会怎么想,一个大城市里每人都乱扔垃圾,环境卫生会怎么样,让学生从内心明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多么重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放过一个细节,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表扬激励
平时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现优秀的方面,有的同学热爱劳动,有的学生讲究卫生,有的学生听讲很认真,有的学生很有礼貌,有的学生乐于助人······教师要及时表扬,因为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赞赏。班级可定期评选行为示范生,让每个个孩子参与其中,先自评自查,然后全班评议,大会表彰。学生会以示范生为榜样,效仿他们的行为。发现学生某个方面表现优秀,也可以悄悄告诉他“你真是好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学生偶然犯了错,鼓励他“老师相信你一定不是故意的,以后小心点,好吗?”老师博大的爱心应定会感化孩子幼小的心灵。他们会以实际行动来报答老师。积极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方法多样。
好的教师总能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现象,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如发现上课大声说话时,不是大声训斥给予暗示,课余播放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纹丝不动的视频,看完后让学生谈感受,针对学生行为习惯出现的种种问题,冷静分析,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找寻学生易于接受的最佳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家访、谈心,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用一片爱心温暖孩子的心田,然后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些教师操之过急,不愿意在培养学生好习惯上花费时间与精力,要么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以致于学生形成了坏的习惯,伴随终身。要么不分青红皂白,动辄训斥甚至打骂学生,乱发脾气,空洞说教,殊不知这样会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或者好得了一时,好不了长久,过不了几天学生又会犯类似的错误。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多样,才会取得实效。
总之,培养小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教育人的首要职责,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就学生一生。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总结、反思、提高,为祖国培养品学兼优的一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