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县第一小学 531400
摘要:英语是一种国际性语言。在信息社会中,英语阅读成
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除了需要学习一
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主要是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等
基本功,而练就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英语朗读;良好习惯;乐于表现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
学词语;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
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读懂问候
卡中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
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要求大声朗读并注意语音、
语调。由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缺少运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环境,在他
们开始学英语,词形声义协调融合还不能熟练掌握的时候,必须加强
对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但是,从日常教学和观察中发现,一些
学生在英语诵读时会存在以下问题:
在小学英语课中,我们教师往往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来引入新词
汇,新句型,然后进行大量的操练,但所呈现的图片只有画面没有单
词,有时只是一闪而过,整个课堂教学在说唱、表演、游戏等活动中
热热闹闹地进行并结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翻开课本认
读单词以及相应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热闹,操练充分,但却
把认字与读音完全隔离开来,没做到音形义结合,对学生课后的复习
也造成了难度。
部分小学生在朗读英语课文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
集体朗读时拖音明显,节奏较差,有时还读不整齐;有的学生齐读时
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地读,而是滑句,一股脑儿读完;有的学
生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
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等现象。
大部分学生将英语学习看成是课堂上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小学生
自控能力差,教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听磁带,读课文),大部分学生
不能认真完成,有的甚至不把“读”当作业,在家长问起时就以“我
们英语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来搪塞家长。而小学阶段一星期只开设三
节英语课,因此学过的课文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很快就忘记了,对今
后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一、朗读教学的方法
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养成,一要防微杜渐,二要对症下药。心理学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持续性差,兴趣易变、不稳定,如果不能以
趣味吸引学生,学生会在反复的训练中感到枯燥,在绕口的朗读面前
失去信心。
1.正确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
感染、熏陶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教
师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英
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
欲。
2.形式多样的朗读,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
特点,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
手段。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还可开展形式多样
的朗读,使学生乐于朗读。在单词教学完毕后,可以为巩固操练所学
单词句型教师出示编好的chant,如:
Will it be windy?
Will it be hot?
I don't know.
I hope not.
Will it be cloudy?
Will it snow?
I hope not.
But I don't know.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today?
I hope it’S good.
And we can play.
由于chant的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所以学生乐读,并乐于表现。
教师领读几遍后便有学生要求表演。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
彩的训练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
3.大声读
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大声朗读有助于培
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大声朗读还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
和记忆的加强。声音太小或没有声音不能称其为朗读,当然也不提倡
声嘶力竭的朗读,这样会影响注意力、体力,削弱记忆与理解,极易
造成疲劳,不利于持久学习。
4.用“心”读
用“心”读首先要做到用“心”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
自控能力,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
跟读,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
起始阶段教师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
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
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最
初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
到“口到——心到”。
6.及时读
由于小学英语课时少,训练项目又较多,课内朗读训练是有限的,
把朗读延伸到课外势在必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第一个
“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对于所学习的材料,最初的遗忘曲线是“急
剧下降”的,但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渐减慢,也就是说,遗忘是“先
快后慢”的,它提醒人们要“及时复习”。因此,放学回家后及时放
录音,并反复跟读,及时地复习一下刚学过的教材,这样效果较好。
但是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往往需要家长的监督以及教师的一些检
查和鼓励的手段。
二、运用评价手段
朗读方面问题的解决,或者说良好习惯的养成,除了认知指导、
训练强化外,更需要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心智。而对小学生而言,
评价是影响学生的重要教学行为。合理、恰当的评价方式不仅会促进
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
1、伙伴评价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花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我
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坚持每节课课前朗读或背诵3分钟左右。
每次抽取2-3个学生进行诵读,由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这样不但能
培养学生读书的自觉性,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评价他人的方法,
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能严格按要求去完成任务,达到自我
激励的学习效果。
2、教师评价
课余的时间,我抓住有限的空闲机会,每天有目的的抽取几个学
生和我面对面地交流,适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个别学习困难的
学生也能得到老师正确的辅导,及时赶上大家。
3、家长评价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引导学生的诵读兴趣的
激发和习惯的养成,如在家庭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借助家长的力量进
行诵读态度的评价,在完成课外作业的同时,促进了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受益终生,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对
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习惯培养,坚持细致抓,反复抓,使学生在小学
阶段就具备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在与家长取得积极配合
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
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