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龙母中学 517358
【摘要】科技在进步,教学在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高效教学。
【关键词】目标 兴趣 预习 问题 质疑 点评 好习惯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不断推进,如何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新课标教学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那么怎样高效教学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和学习感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从而达到高效目的。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都说过:“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达到高效目的。如表演、讲故事等方式导入,激起学生的热情,进而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如我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先让学生说说《水浒传》的人物和故事,学生立刻七嘴八舌说过不停,沸腾起来,学习兴趣就高了,学习效果也就高了。
三、检查学生预习。
利用5分钟左右进行检查,这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差距。语文预习主要扫除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用电脑展示出来,一目了然,效果好。
四、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课堂提问,用电脑展示出来,叫学生边看课文边找答案。
五、同学交流、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上下桌同学或小组之间就课堂提问进行交流,提出自己见解和主张,一起讨论,最终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直接暴露出,以及个别学生的疑问也就出来了。这时,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全班巡视及时掌握学生的疑难问题。课堂学生动起来了,有了质疑的声音,有了争论现象,有了不服输的劲头,效果当然好了。如《孔乙己》一课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经过思索,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
六、教师点评答案。
教师叫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同时注意学生的补充答案,在合作探究中获取答案。教师要“照顾好”每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尽量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启发,使他们回答正确,均有“成就感”。 教师还要适时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要有冲劲。全班认为最难的题目,和预习案以外的学生自己还存在的疑难问题,让学生讨论,最后教师要进行点拨及总评,用电脑展示出来,这样,达到高效目的。如我教《我有一个梦想》时,把饱受隔离歧视之苦、不要陷入绝望之中、山冈响彻自由之声、携手和唱自由之歌的词句通过电脑展示出来,学生一看就清楚,这样,教学效果好。
七、养成好习惯。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鼓励学生复习。鼓励学生每天练一张字,每天积累一些好词好句,每天积累一段精彩片段并仿写,每天背默一首诗文或一段精彩片段,每天朗读一篇诗词鉴赏短文或满分作文。每天语文科代表检查落实,每周老师要亲自检查或抽查,优秀作品要进行展览和表扬 ,并让学生上台讲讲自己的积累心得 ,分享成功的喜悦。检查分出等级与量化积分挂起钩。每次考试过后,让优秀者现身说法,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每天好习惯带给自己的变化,更大地激发学生坚持做好日积月累的兴趣和决心,从而达到高效目的。
总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深深感受到新课标高效教学,有新的收获……语文学习已不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这样,达到高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