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龙川县赤光中学 517349
[摘要]激励,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关键词]尊重;演讲;榜样;活动;强化;家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们的良好思想和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和给予适当的激励,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受到鼓舞,激发出更大的积极性。
一、运用尊重激励。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就指出:人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作为教育者,班主任首先要能从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出发,处理教与被教的关系。运用尊重激励艺术,班主任应注意做到两点:1、要更多地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多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言谈举止,又要注意留心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表现和思想情绪的变化。2、多谈心。班主任坚持“一天一谈”(每天抽二十分钟找一名同学谈话),这种谈话是平等的交流,班主任以朋友,师长的身份,以帮助学生困难的角度来谈话。
二、运用演讲激励。
为了唤发学生的上进心,由团支部书记组织学生定期在班上进行演讲。作为班级灵魂的班主任老师更是学生的精神领袖,要经常鼓励学生为圆大学梦而努力拼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如袁金明站在讲台上,有声有色地演讲,说到他姐姐因家境困难,辍学在外打工,打工时间长,工资低,姐姐为了他能上学再苦再累也不愿放弃工作。此时,他控制不了自己,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这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姐姐对他的期望。
三、运用榜样激励。
在运用榜样激励艺术时,班主任要注意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做学生的表率。其次,班主任要注意学生的榜样来源,既要有学习上的典型,又要有劳动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典型。在确定榜样后,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分析榜样形成的条件,要积极为学生指明学习,赶超的途径,从而形成人人学习榜样、个个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如张发军是我们班一名男同学,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班上同学身体不舒服呕吐了,不怕脏、不怕累。就餐时,他总是默默无闻的为自己那桌的同学服务递碗筷、擦桌子。平时劳动很积极,埋头苦干,处处为集体着想。在班委的改选中全票通过,被大家选举为“劳动之星”。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完成劳动任务的自豪感,孩子们亲眼所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培养了热爱劳动的意识了。
四、运用活动激励。
活动激励艺术是指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的开展,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发挥所长,使之从中得到教益和启迪,在运用活动激励艺术时班主任应抓好“三性”:一是坚持教育性。二是突出时代性。三是重视参与性。2008年校运会,校运会前夕,让学生讨论校运会我们班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大家齐心协力,更善于用兵,提出目标,使同学们明白了每个人的行为与班级荣誉的获得之间的关系,还让同学们无意中增强了为班争光添彩的责任感。
五、运用强化激励。
运用强化激励艺术应注意两点: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既不能一好遮百丑,也不能一丑遮百好。二是正强化激励要相对多一些,负强化激励要相对少一些。如我班叶飞勇在课余时间,玩耍时把水笔水贱在袁小丽的新衣服上,但飞勇一再恳求家长和老师,不要作经济赔偿和告诉家长,因飞勇家庭经济较困难,家长又很严厉,这样很可能会给飞勇造成很大的压力,小丽的家长和班主任接受了他的建议,只是利用班会课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教育,并没有对飞勇进行公开批评,飞勇同学因此深受感动,主动向袁小丽同学道歉,并放下了思想包袱,认真吸取教训,此后奋发进取,最终顺利地考上了重点高中。
六、发挥家长的激励。
通过众多次家访,发现很大一部分家长很少表扬他们的子女,而他们又很想受到家长的表扬。班主任要通过一些途径,让家长明确教育孩子应该以奖励为主,对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成长过程,首先要告诉他们事应该怎么做:其次,才是告诉他们事不应该那样做。实行以奖励为主的家教方针,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开朗、活泼、勇敢、自主、自强的品行和性格。
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激励”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是它是一种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使德育工作取得更佳的效果,达到育人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