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探究如何实现玉米的高产--作者:敖成卓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平关镇农业服务中心                    553541
 
 
 
【摘 要】玉米被誉为地球上的黄金作物,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玉米种植过程和管理过程对玉米产量有直接的影响。要想达到高产的要求,就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玉米的种植过程进行管理,本文就从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系统考虑,对我国的玉米高产提出整治,希望对完善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玉米;高产;技术;田间管理;施肥
  一、选地整地
  在土地的选择上首先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在土壤上最好选择较为疏松的质地,小于20厘米的土地要呈现上实下虚的状态,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佳为百分之二,排灌方便的地块。
  二、选择良种
  选用适宜种植密度不低于4000株/亩的良种,在种子的选择上最好选择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三、适期播种
  1、适时早播
  在玉米的耕种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选中最早的播种期,只有最初的日期适宜再不会耽误接下来的播种。在地温维持到10℃~12℃的期间就可以进行播种,最迟播期要保证采收期气温要高于18℃。
  2、播种方法
  采取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机械化单粒点播,全田使用除草剂。播种时应做到四个一致,即同一块田所用的种子大小基本一致;株行距一致;开沟深浅和盖土厚度一致;播种时全田土壤墒情一致,播种深度依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播种量取决于种植密度、每穴粒数和粒重等因素。
  四、科学施肥
  1、一次性深施肥
  在土壤肥力好、质地较重、不漏肥漏水的地块可以选择一次性深施肥的方法。实际操作是把有机肥、全部化肥在播种前结合起垄,之后将其一次性施入播种沟内,再把肥料放到10到15厘米的耕层中,需要注意的是肥料不要和种子接触。以避免烧种、烧苗。
  2、基肥、追肥相结合
  面对土质肥力水平并不是很理想的土地,我们所采取的化肥方式一般是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基肥可选用撒可富或磷酸二铵加硫酸钾(氯化钾)或玉米专用肥,将有机肥与全部磷肥、三分之一氮肥、一半至三分之二的钾肥作基肥,余下在的氮肥和钾肥分别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追施。如果复混肥中不含微量元素,可在基肥中加入2到5kg的复合微肥或1.5到2.0kg的硫酸锌。
  五、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在苗期管理期间主要的对象是苗全、苗齐、苗壮,植株矮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的苗。
  (1)查苗补苗
  在玉米出苗后第一件事就是查苗补苗。补苗方法分为补种和移苗补栽。但是这两种方式都要求在3叶前完成。补苗后也施水肥1~2次。
  (2)间苗定苗
  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玉米长到3~4叶必须及时分次间苗。间苗应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一般4~5d叶定苗。
  (3)追肥中耕
  定苗后根据幼苗的长势情况决定是否蹲苗。蹲苗应遵循“蹲晚不蹲早,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然后进行追肥中耕。
  (4)防治虫害
  苗期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粘虫等。可采用药剂处理种子:用50%辛硫磷乳油100ml,对水2~3kg,拌玉米种40kg,拌后堆闷2~3h。使用种衣剂时最好选择防地下害虫、兼治玉米丝黑穗病的专用种衣剂。也可用毒谷诱杀:将25%辛硫磷微胶囊剂150~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辛硫磷乳油50~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防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田间害鼠。
  2、穗期管理
  主攻目标是壮秆、大穗、粒多。
  (1)重施攻穗肥
  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进行追肥,方法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深6~10cm,直径3~4cm),将肥料施入穴内然后大培土。
  (2)科学排灌
  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分极为敏感。这一时期若干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若降雨过多,土壤水分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
  (3)防治病虫害
  大、小斑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7d喷施1次,连续2~3次。
  穗期主要虫害是玉米螟,危害叶片,茎秆及雄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前),在这一时期我们采取的防治办法主要以生物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化学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消灭越冬虫源,在冬天之前,我们要将玉米的有虫秸秆和穗轴作燃料或铡碎沤肥。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杀虫灯安放在村落中或玉米田周边,安灯间距150~200m,灯底座距地面高度为1.5m,从玉米螟羽化初期开始挂灯,到羽化末期结束。
  生物防治:一代玉米螟的防治:赤眼蜂治螟,田间玉米百株卵块达1~2块时放蜂,亩设4~5个放蜂点,第一次亩放蜂7000~8000头,隔5~7d再放第二次,亩放蜂12000~13000头,每亩总放蜂量20000头。如果放蜂后田间花叶率超过5%,投放颗剂补防。二代玉米螟的防治:在玉米抽雄吐丝期(7月25日左右)放赤眼蜂,亩设4~5个放蜂点,第一次亩放蜂5000头,隔5~7d 再放第二次,亩放蜂5000头。每亩共放蜂10000头。
  3、花粒期管理
  主要对象是养根保叶,预防玉米的早衰与贪青,延长绿叶的功能期,防止籽粒败育,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1) 巧施粒肥
  所谓巧施应看大田植株长相而定,在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叶色浓绿,无早衰退淡现象的田块可不施,以免延长生育期;若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则应补施粒肥。在使用态度上我们秉承着宁可早施用也不要后用的原则。
  (2)灌水与排涝
土壤水分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才有利开花授精,天旱要及时灌水,田间持水量超过80%时应注意排水。
  (3)隔行去雄
  在玉米刚刚抽雄时,隔1行去1行或隔1株去1株雄穗,全田去雄二分之一。这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可增产5%~8%。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以免造成减产。
  (4)人工辅助授粉
  在玉米盛花期如遇大风,连续2d以上阴天,雨水多及高温情况下,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宜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9~11时)进行,要边采粉边授粉,把采集到的新鲜花粉,除去颖壳后,用毛笔蘸取少许授到雌穗的花丝上,也可把花粉装在小竹筒里,用2~3层沙布或丝袜封住竹筒口,把花粉筒对准花丝轻轻拍打,使花粉均匀地落在花丝上。
  (5)防虫防鼠
  玉米后期主要是蚜虫危害,应及时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防鼠可用磷化锌,敌鼠纳盐等,使用方法是:磷化锌毒饵,每40g磷化锌拌饵料(玉米等)1kg,加少量香油,混合均匀撒老鼠经常活动的地方。敌鼠纳盐毒饵,采用1%敌鼠纳盐1份拌20~30份饵料并加少量动、植物油,连续投放2~3d。
  六、结论
  想要得到玉米的高产首先要在种植上分出劳动,选择好初次种植时间,选择好防病虫害的药物,在生长过程中保护好茎叶,另一方面努力学习先进技术,学习国外管理经验。只有这样在先天与后天的努力下才能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1]辛靖宇,任晓霞,魏文明.三膜覆盖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中国园艺文摘,2010(1):129-129.
  [2]吴焕章,郭赵娟.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10(1):23-25.
  [3]李雅娟.马铃薯高垄双行整薯覆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8(12):23-23.
  [4]姜军.中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5,(04).
  [5]何长安.黑龙江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0,(01).
  [6]贾连才.玉米催芽播种[J].新农业,1981,(08).
  [7]佟屏亚.我国发展玉米的可行性[J].农业技术经济,1991,(04).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