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同时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组织效能视域下探析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新方法、新途径,试图能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效能;教育体系;教育模型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under the horizon of the counselor work efficiency analysis
LIU Qian , WANG Qing-jun, PANG Chuan-tao
(Xi’an Univ. of Arch. & Tech, Xi’an 710055,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work become a focus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lso puts forward a new challenge for college counselors work.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horizon,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efficiency and new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the new way, trying to for theory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of the work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lay a useful role.
Keywords: counselors, efficacy,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model
《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特殊的教师,是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是他们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如何在大学生中更好的落实,如何按《纲要》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大任务,而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问题更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
一、当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 社会环境对高校发展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尤其进入“十二五”中后期,随着国内外环境以及高考制度从“一考定终身”发展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考试制度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加速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驱动力,使得高校教育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对辅导员工作效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如何从价值创造和效能导向出发,加快辅导员队伍工作效能的改进。
2. 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辅导员工作变革
我国高等教育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发展局面和竞争态势,高校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发展的效益仍然需要提速。“不进则退”已不再是高校之间的竞争法则,而是“慢进亦退”的局面。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结构、规模、效益、效率”协调均衡发展,已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发展课题。
3. 当代大学生所呈现的种种特点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环境和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日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大学生所呈现的种种特点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极为残忍的杀害四名同寝室学生;2006年,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硫酸伤害黑熊;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驶 小轿车撞人后杀人 灭口;2013年,复旦大学学生会科技部长、科研能手、多次竞赛获奖的优秀生林某怕同学黄洋与他竞争,便产生投毒致死等等事件,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 “效能管理”已成为辅导员队伍改革的重要平台
所谓“效能”本意是指事物含有正面能量的多少,主要从质量、能力、满意度、效率、效果等方面检,而“效率”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所谓“组织效能”是指 组织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体现在高校就是学校按照大学章程、发展规划纲要和办学指导思想,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规模、社会认可度、师生满意度等及组织的执政能力、办事效率、效果等方面指标检验。效能管理提升的是工作质量,改变的是工作形象,整合的是内部体制,优化的是工作效率,调动的是工作内驱力,受益的是全体学生,巩固的是执政地位。正如彭剑锋教授在第五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上提出:在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提升的需求导向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已进入到一个“效能管理”的时代 【2】。可见,在组织效能理论背景下探析微观领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必然能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起到有益的作用。
二、基于组织效能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效能研究对策与建议
由于,宏观层面上社会环境对高校发展的推动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辅导员工作变革,当代大学生所呈现的种种特点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及“效能管理”已成为辅导员队伍改革的重要平台。微观层面上高校出现辅导员角色定位偏差,职责分管不明晰;内部管理机制不顺畅,成就目标不明确;辅导员绩效考评标准模糊,工作热情不高;高考制度改革带来的高校录取模式变化与现行管理机制不匹配等等矛盾,促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生变革。笔者经过多年工作实践,认为构建管教融合、师生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的辅导员工作效能评估体系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
1. 基于组织效能理论,构建辅导员组织效能评价模型
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及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纲要、现代大学制度和内涵式发展要求,制定辅导员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根据组织效能理论,寻找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因子,构建组织效能评价模型(见图1)。通过模型的建立,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和权责边界,更加科学的评价并优化辅导员组织效能,力求达到“扁平优化、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
(图1)辅导员组织效能评估框架图
2. 建立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
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见图2)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图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3. 认真探索,精准发力,为方案研究提供根本保障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以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为研究目的,以构建辅导员工作效能评估模型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等教育模式为研究主线,深入挖掘组织效能影响因素,研究组织效能理论架构,完善组织效能实现策略的可行性标准;采取收集资料、理论研究、调研访谈、设计问卷、问卷调查、师生座谈、资料分析、构建模型、分析诊断、效能评估、调整改进、优化建议等方式进行专题研究,以便为课题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基于组织效能评估的辅导员工作效能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拟通过构建辅导员工作效能评估模型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创建“德育为先”,专业导航,“三位一体”的全程三级辅导机制;创建“德育为先”,环境渗透,开放自由的“环境氛围—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创建“德育为先”,培养能力,发展导向的综合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等教育模式研究,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周济,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报告[R],2008年
【2】 彭剑锋,第五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报告[R], 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