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区域推进物理实验创新--作者:常颖颖
                             山东省东平县教科研中心           271500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生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实验激发兴趣,唤起好奇心,培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一、区域实验现状
东平县位于山东鲁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普遍存在着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理论轻实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这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经过深入的调研,作为东平县物理教研员,我带领全县物理教师实施了“区域推进物理实验创新”的研究,力图以区域推进的方式,面向全县学生,以创新实验为核心,以实验实践活动为途径,探索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方法,更好促进物理教学的发展。
二、推进创新举措
1.学会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例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就能自己得出结论。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2.实验过程是创新的摇篮
  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通常不满足于观察实验现象,更想亲自动手操作,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全方位的组织实验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具体方法为:
  ①开足分组实验,创设条件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注意提高实验课的质量:实验前,就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器材的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生“实验:测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教师提出:怎样计算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学生:用公式n=W/W=GH/FS。师:需测知哪些物理量?生:G、H、F、S。师:还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做?……通过讨论,学生再做实验已心中有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②灵活设计,改进教材上的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找出演示实验的不足之处,自行灵活设计、改进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创造能力。如:在焦耳定律实验中,教材把两根电阻都浸入煤油中,通电后液柱上升很慢,实验花费时间长且现象不明显。如何改进实验?最后总结出不把电阻丝浸入煤油中,而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使瓶内压强增大,使液柱上升。马上动手把电阻丝位置提高,移出液面,重复刚才实验,液柱很快上升,效果十分明显。实验的成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只要多动脑、动手、勤思考、发明创造就在身边。
   ③结合教材,自制实验仪器。指导并发动学生结合教材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进行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安排课外小实验中制作“针孔照相机”,建议学生找两个粗细不等的牙膏盒或皮鞋油盒,用浆糊、订书机把硬纸订上制成,同时告诉学生选择的材料外表面的颜色要是深颜色的,最好是黑色或深蓝色,小孔的直径不要超过3毫米。这样,降低了制作难度,增强学生制作成功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就感。
  3.探究实验是创新的升华
  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的过程,我们可把课本中某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大气压”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变讲述为下面的探究式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将一开口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分析为什么管内外水银面相平(连通器原理);把玻璃管中按上一活塞,向上拉动活塞,分析为什么水银柱能上升;分析当玻璃管足够长,是否当不断向上提拉活塞时,水银柱能不断上升;在水银柱不随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时,你能从中悟出什么;这样按此质疑、实验、探究、解疑等不断深化的探索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而且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4.课外活动是创新的延伸
  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对课外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能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很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彩虹”这一大自然的景象,学生知道有时在雨后的天空中可以看到,有时在公园喷水器旁也可以看到。在活动中只要在阳光斜射时,背太阳站着,合上一口水,向上喷出,在形成的一片水雾中就会看到一条美丽的小“彩虹”。由于初中学生都喜欢更多地了解自然现象,所以这些观察、实验对他们是有吸引力的,它能加深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区域推进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在实验中创新,在创新中实验,才能培养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