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中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作者:邓珍凤
    贵州省六盘水市基础教育教学“初中思想品德中法制教育渗透的实践研究”(编号2014LPSYD0057)课题成果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四中学       553028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教育、培育初中生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阵地。因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选择就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在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制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法制教育是思想品德的功能性需要总括而言,我们可以从思想品德的功能分析看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思想品德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社会传播活动,意在价值取向上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共产主义理想,培育学生形成共产主义形态下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上很有必要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为主线,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这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了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要求。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离不开法制教育,而且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
解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与社会冲突问题——思想品德的冲突功能分析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青少年从幼稚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性发展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得到迅速发展,尚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初中生受到的影响更大。他们一方面面对着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许多萌动、冲动,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又产生无望和逆反的心理,尤其是开放的社会环境又会给他们带来许多的刺激、诱惑,这就需要把法制观念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那么如何把法制教育完美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呢?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很多单元经常映射出对学生进行法制方面的教育,教师要密切注意法制教育渗透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达到对学生跟好的教育目的,下面是我个人对法制教育渗透的看法:
一、首先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目标是:引导学生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不仅是教师教的目标,更是学生学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把法制教育纳入到教学总目标中去。而每一节课是教学相对独立的整体,同时又是整个课堂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每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都纳入法制教育,才能真正把法制教育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课中。值得提醒的是教育目标中的组成部分不可能都是平衡的,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到有主有次。如果思想品德内容是教学重点的,不要忽视法制教学的目标;如果是法制教育内容是教学重点的,不要忽视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总之二者要紧密结合, 同时纳入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二、在生活中渗透
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学完了《财富中的法与德》,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合法致富,进而引申开办食品工厂,最后引出生活中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学生经常在商店购买食品,一定要了解:什么是三无产品,应注意哪些事项等,也可以向家长进行宣传说明。
三、采用问题教学法,有意渗透法制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认识规律、生活经验或是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 答从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要想思想品德每一节课都能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预设问题,达到联系法律知识的目的。如教学“生命只有一次”这课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每一个人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保护的?” 如学生不能联系到法律的保护,可再设置问题“侵害他人生命的人最终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学生自然联想到法律,从而懂得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已和他人的生命。在教学“多彩的情绪”这课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你对乐极生悲是怎样理解的?”如学生联系不到法律知识,可再设置问题: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容易做出那些事?可以走路为例说明。因为走路是学生最就悉的”事,走路也要受法律的约束。“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法律规定的,人人都知道但又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从而懂得生活中法律时时处处存在,提醒自己要做情绪的主人,依法行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学会自主解答。因为思想品德课中不是每一课都提到法律的。所以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自觉联想到法律与每一课内容都有联系,要自己善于发现其中的联系。这样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得理解,又增强了法制观念。
四、在游戏中渗透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在教学《规则》时,内容与交通有关,要求学生看到红绿灯会说几句简单的命令,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动动手、画一画,每人准备红、绿、黄三种指示灯,然后让学生做游戏,请三人分别扮演指示灯、警察、行人,表演过马路的情景进行拓展练习。教师将一些简单的禁令标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转、右转、禁止停车等标志,让小小的教室变成公园、马路、停车场,然后让学生边游戏边掌握交通规则,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了解了许多交通法规,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
五、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学的手段也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广泛地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学习环境保护的单元时,通过下载大量关于环保的图片,用幻灯片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六、在课堂小结中渗透
课堂小结是教师在课堂结束部分的处理上运用的渗透法。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结课时,把课上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处地点上一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对法制的感受,通过教师的指点变得明了起来,这种结课时教师的轻轻一点,往往会给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法律。道德和法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融入法制教育,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