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作者:彭荣攀
云南临沧云县后箐完小     675813
教师要想成功的组织好一堂课,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于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活跃了,才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称之为课堂的心理气氛,它是一种观念形式,又是一种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双方感情畅通地交流,在教学中往往教师的情感、教师的威信、教学的艺术是直接影响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
1、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应当满怀热情、喜锐豪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面带笑容对待自己的学生。情感作为沟通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与人的认识相伴随,同时与美好行为的内化与升华相依存。教师的情感在课堂形成一种课堂气氛,他以认真的教学态度,大方得体的举止,耐心的处理各种问题,对学生的热情诚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的课堂气氛。
2、教师的威信。教师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与教师自身的素质密切相关,教师具有好的素质,就能产生好的威信。只有那些品格高尚、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能力出众、多才多艺、关心和爱护学生的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赢得学生的信任、敬佩、爱戴,才能获得崇高的威信。教师有了良好的威信,师生才能更好的相互配合,教师才能更好的发挥示范作用。
3、教学的艺术性。教师教学艺术性的好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好、教学艺术性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更加高涨、更加活跃。教师能否调节课堂气氛,是上好各门功课的关键,调节好课堂气氛,可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师生互动,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全体的师生融合,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获得发展。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课堂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获得“发现”或“成功”的乐趣,最终达到学习技巧,达到增长知识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调节课堂气氛,上好一堂课,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谈。
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使课堂变得更加亲切了。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学生在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才能主动大胆地学习。我们老师如果平时不尊重学生的意愿,随意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如果看到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或做小动作,则“大动肝火”,立刻对学生板起“猪肝色”的面孔,时不时还给他来几声“混蛋”,把学生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连大气都不敢喘。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师生关系便日益僵化,没办法融洽。自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就不敢也不想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没办法发挥出来,参与式教学就难以形成,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当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他们希望教师能与他们建立一种“课内是师生,课外是朋友”的关系,能与他们平等相处。这也就迫切要求我们教师要逐步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束缚,建立师生间能互尊互重,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让学生在朴素的、充满爱心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教学。用师生之间的互爱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内容设计合理
合理安排课的内容,课的内容设计既要符合教材的安排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等情况,避免“吃不饱”或“吃不消”的现象,如果内容“过多”学生难以掌握,会给学生一个压力,部分的学生觉得跟不上,而产生消极的情绪,而造成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的内容、设计应考虑多方面因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三、以学生为主体
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传统的课堂教学,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不明确,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致使学法、目的、作用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定。因此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格局,创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够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
四、善于启发,积极引导
教学要善于用启发性,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培养学习兴趣,教学的启发性表现在采取有效的方式,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善于思考,生动活泼地学习。如在课前讲点与内容相关的知识、典故、笑话等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要想活跃课堂气氛,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课堂的气氛和音律,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