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云县后箐乡上台完小 675813
小学作文教学既能形成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如何让小学生乐意写作文,写出好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呢?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重视口头训练,为大作文打基础
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学生说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说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习作的具体规定,提高审题能力。二是说自己的准备材料。目的是检查他们习作前的材料准备的情况。三是口头作文。该项结合习作指导过程又分为说题目、说提纲、说作文。说作文可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班内口头作文交流等多种形式。通过说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二、多读好词佳句,注意积累待用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学生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
在作文教学中,多读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阅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作文都出自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大致相同的同学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启发性,最能引起学生自己的共鸣,是学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鉴。阅读的实践证明:有比较的阅读,可以最有效地发现自己需要吸取的东西;同龄人的习作,最容易得到立意、选材、构思和语言等方面的启发。
三、多做小练笔 ,为大作文做铺垫
作文训练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成篇的作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包括: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图画以后写几句话;用句子(也可以配上简单图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或祝福(如,自制贺卡);能写条据(如,留言条),能写简单的日记。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通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小学生写句子、写话?既要依据教材的编排,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愿望,就要积极引导。
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写片段的练习以外,素描、童话、书信的习作,应当引起重视。素描是写记实作文的基本功,可以培养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文字描摹事物的能力。低中年级学生天真烂漫、富于想象,喜欢读童话,也有编童话、讲童话的兴趣。在培养想象作文能力方面,低年级可以练习编童话、讲童话,中年级可以进一步练习写童话。在应用文方面,中年级适宜学写书信,并鼓励学生以书信交友,用书信和他人沟通与交流。
四、注重实效多批,提高写作激趣
不管是学生自改,还是互改,教师都要把握分寸。这里所指的分寸就是教师收放的控制。不能把改作文的整个过程都抛给学生,教师也不能把学生该独立完成的环节揽为己有。我们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注重在练习中提高,在批改中进步的实效。因为是学生自己亲身体验习作打草稿、撰写、自改、互改、评价的全过程,所以他们对习作语句的通顺性、内容的具体性、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文章中心的明确性等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会,这就提供了他们在学中练,练中学的机会,保证学生习作改作的连续性,有效地达到修改别人作文,自己受益的目的。即使是教师自己修改,最终的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但我想: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圈画评点,怎比得上学生自己去推敲琢磨呢?
总之,作文教学的确是很伤脑筋的,如果沿着前人开辟的道路,朝着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标,适当改变作文批改的策略,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方法,相信作文教学也有相对可行的捷径。 |